1.陆莉现状
2.体操公主陆莉近况如何?
3.1992年巴塞罗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我国一共获得多少枚金牌?
4.体操天才陆莉:16岁获奥运冠军,却因病退役,如今赴美创业成
5.中国体操冠军陆莉,18岁因肝病无奈被迫退役,后来怎样了?
陆莉现状
1994年退役,现在美国旧金山经营AAC体操俱乐部。
1988年初,陆莉正式入选湖南省体操队,在体操教练熊景斌门下深造。熊教练为小陆莉设计了一套三D相连的高低杠高难新动作,经过一年多刻苦磨练,1989年第二届全国青运会上首战告捷,夺得女子高低杠冠军。此后连战皆捷,1990年获得全国青少年体操锦标赛高低杠冠军。1991年摘走全国锦标赛高低杠金牌。
场外生活
1992年,湖南姑娘陆莉以满分的优异成绩摘取了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高低杠的金牌。在此之前,中国体操队除了男子团体得了亚军外,其他项目都没能进入决赛。陆莉的胜利,犹如一剂强心针,打破了中国队出师不利的局面。那么如今,这位少年冠军又在哪里演绎她精彩的人生呢?我们首先拜访了国家体育总局。
体操公主陆莉近况如何?
中国,是体育大国也是体育强国,中国体操队,是中国体育军团的王者之师。我们文章的主人公,是有“体操公主”之称的陆莉。
陆莉,是中国体操界的传奇。15岁进入国家队,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16岁的陆莉在高低杠项目中,以满分夺冠。这是中国体操史上唯一一次,分数出来后,全场沸腾了。另外,她还获得平衡木银牌。18岁,陆莉宣布退役。
陆莉在体操方面的天赋,有目共睹。只可惜,她的体操生涯相对短暂,以她在高低杠和平衡木项目上的实力,她完全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她就像一颗流星一般,在中国体操史上,一闪而过。
可能很多人会对陆莉退役的原因感到疑惑,毕竟,那时的她还很年轻。实际上,陆莉患有遗传性肝病,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陆莉的体操生涯发展。
天不遂人愿,陆莉纵有一身本领,也不得不向伤病屈服。
离开体操赛场后,陆莉进入北京大学学习深造。从北大毕业后,陆莉孜身一人前往美国,起初,陆莉在一家体操俱乐部担任教练。此后,她成立了属于自己的体操俱乐部,名叫ACC。
跳出温暖的舒适圈,前往一个陌生的环境,并能够在异国他乡闯出一片天地,这样的陆莉,怎么能不让人心生敬佩。
运动员时期,陆莉是国内体操界综合实力最优秀的运动员之一。退役后,陆莉并没有离开体操领域,只不过,她的身份已经从一位运动员转变成为教练。身份变了,可不变的是陆莉对体操的热爱和坚守。
值得一提的是,陆莉在美国发展期间,结识了美国跳马名将肯姆·加森霍,两人最终携手步入婚姻殿堂,并且生下儿子约翰·戴维。有关于陆莉儿子的国籍,也曾引发网友争议。
约翰·戴维在美国出生,他自然会入美国国籍。可有不少的网友认为,陆莉身为奥运冠军,她更应该让孩子入中国籍。当然,这本不该成为争议的中心,如今约翰·戴维已经16岁。
目前,陆莉已经和丈夫在美国定居,有关于她的消息也是越来越少。无论如何,祝福陆莉,希望她在异国他乡,能够一切安好
1992年巴塞罗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我国一共获得多少枚金牌?
1992年巴塞罗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我国一共获得16枚金牌、22枚银牌和16枚铜牌,在经历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低谷后,再次赛出高水平,成功进入金牌榜的前四名!
中国代表队是从1984年开始参加奥运会的,首届奥运会发挥得不错,拿到了15枚金牌。但是随后的汉城奥运会就陷入了低谷,仅拿到了5枚金牌,所以,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代表队整装出击,共有251名运动员参加20个大项的角逐。
经过奥运健儿的拼搏,中国代表团共拿到了16金,超越了首届奥运会的15金,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水上项目成为了中国代表团本届奥运会的夺金大项,16枚金牌近一半都是由水上项目取得的。
游泳项目中拿到4金,中国女子游泳队的“四朵金花”庄泳、钱红、林莉和杨文意分别各拿一金。跳水比赛中也收获了3枚金牌。其中,跳台比赛中,14岁的伏明霞如愿成为奥运冠军。孙淑伟则在男子跳台项目中为中国队带来了历史上第一枚男子跳水的金牌。
乒乓球项目拿到了3金,邓亚萍在顺利拿下女单冠军后,又与队友乔红合作获得女双冠。而乒乓男队的王涛和吕林组合在双打比赛中夺冠!体操单项决赛中,中国体操队的****李小双夺取了男子自由操的金牌,陆莉在高低杠比赛中成功夺金。射击比赛中,连续第三次征战奥运会的王义夫终于在在男子气手枪项目中获得冠军,女队的张山获得了双向飞碟项目的冠军。
此外,陈跃玲在女子10公里竞走比赛中夺金;庄晓岩在柔道女子72公斤以上级的比赛中夺冠!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女篮获得了本届奥运会的银牌;传统强项羽毛球项目则是全军覆没
体操天才陆莉:16岁获奥运冠军,却因病退役,如今赴美创业成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主场地上传来一片惊呼。
一位来自中国的16岁替补体操选手陆莉,凭借一套完美连贯的动作,斩获了6位评委齐刷刷的满分打分。
满分冠军,这样的好成绩惊呆了在场的所有的观众。
国家队同样大吃一惊,但看着台上的小陆莉,更多的还是叹息,这样好的苗子却注定无法在体操上大放异彩,实在是令人惋惜。
他们的预料没有出错,奥运会结束后不到两年,肩负着满分冠军荣誉的陆莉就选择了退役。
此时的她,年仅18岁,正处于一名体操运动员的黄金年龄,也应该是她距离赛场上最高的荣誉、鲜花与掌声最为接近的一刻。
显然,在这个时候决定退役,绝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可对于陆莉以及她的教练而言,她能咬牙坚持到此刻才决定退役,就已经是不易了。
再激动的掌声与美丽的鲜花都无法磨灭病痛给陆莉带来的折磨,她的体操生涯早已被上天裁断。到此为止,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事实上,陆莉患有肝炎,已经折磨了她数年,早在她12岁时,在一次寻常的体检中就诊断出了肝炎。
对于如今的医疗水平而言,肝炎并不算重病,但它所带来的临床症状对于任何运动员来说,都是一种致命打击。
为了面对各种各样的比赛,运动员不得不时刻保证自己在赛前与赛时都能保持着充足的精力与良好的状态,随时会造成疲倦、呕吐的肝炎自然是他们运动生涯中的一颗不定时炸弹。
此时的陆莉才刚刚加入湖南体操队不久,年幼的她不了解肝炎的严重程度,却明白这张单薄的诊断单无疑意味着她的体操生涯即将面临终结。
陆莉向来是乐观积极的,但此刻心里却彻底地丧了气。
她学习体操已经整整7年了,对于体操的热爱也与日俱增,如今因为一场意外,要离开这个她热爱的训练场,她又怎么舍得。
得知陆莉病情的体操中心主任燕呢喃也叹了口气,从陆莉进入体操队后,这个训练刻苦、总是笑眯眯的小姑娘赢得了所有人的喜欢。
更何况,从训练情况来看,陆莉的成绩一次比一次优异。
这样难得一见的好苗子,要因为肝炎就这样被埋没吗?
燕呢喃陷入了沉思,她不舍得天才无名,更不舍得这个天真的小姑娘失去自己热爱的梦想。
思来想去,燕呢喃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她要帮陆莉隐藏病情。
为此,她将陆莉带回自己家中居住,自掏腰包为小陆莉抓药熬药,一边艰难地隐藏着陆莉的病情,一边盼望着陆莉能在自己的照顾下病情有所好转。
除了照顾陆莉身体,得知陆莉情况的指导教练熊景斌还特意为小陆莉设计了一套三D相连的高低杠高难度新动作。
事实上,这样高难度的动作对于刚入队的陆莉来说颇有难度,肝炎也让她的训练注定比旁人更加辛苦费力。
但陆莉却没有辜负他们二人的信任与期盼,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她都心无旁骛,专注于体操训练。
任何同龄人喜爱的 游戏 、玩具,在陆莉这里都宛如空气,她近乎将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训练当中。
一个动作没做好,她便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训练,只为追求完美。
有时因动作失误而负伤,小陆莉也不愿意多加休息,没几天便又回到了训练场上,开始自己的训练。
陆莉太清楚,自己身为一位肝炎患者,病情随时都有可能终结她所热爱的体操运动。她想要不辜负旁人的期待,更不愿自己的梦想陨落,那她就必须争分夺秒的训练。
皇天不负有心人,1989年,陆莉在第二届全国青运上首战告捷,夺得了女子高低杠的冠军。
一年后,陆莉又荣获了全国青少年体操锦标赛高低杠的冠军。
这样的好成绩,让燕呢喃倍感欣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陆莉比赛的周晓林也格外喜悦。
老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说燕呢喃是陆莉的伯乐与恩师,那周晓林就应该是是陆莉的第一位伯乐。
1981年,父母看着瘦小的陆莉,担忧女儿未来的身体,决定将她送去参与体操训练。
事实上,他们只盼望女儿能够在训练中长得更加强壮 健康 一些,任谁也没想到,他们的无心之举,竟然将自己的女儿送上了奥运冠军的奖台。
刚到省直业余体校体操班报名处,一蹦一跳、灵气十足的小陆莉便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她便是体操班里的高级教练周晓林。
抱着试探的想法,周晓林便将陆莉放到了一个1.3米高的高木马上,鼓励这个瘦小的女孩从上面跳下来。
不负所望,小陆莉没有丝毫的害怕,直接飞快地扑进了周晓林的怀抱,这下让周晓林体会到了如获至宝的感觉。
胆量,在体操运动中向来是顶顶重要的关键,不够勇敢,运动员又如何能够完成那些惊险的高难度动作?
而在日后的训练中,陆莉逐渐显露出来的体操天赋也让周晓林倍感欣慰。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没过多久,一个难题便横亘在了小陆莉与周晓林面前,陆莉的父母决定让她放弃对体操的学习。
原因也十分简单,体操队距离陆莉家实在太远,每天的接送对于陆父陆母来说,实在难以消受。
更重要的是,陆莉在体操队的训练对于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工人家庭来说,是一笔额外昂贵的支出,长期的训练,他们实在难以承担。
那个年代的父母与如今提倡“鸡娃”教育的父母截然不同,孩子能够无病无灾的 健康 长大就已经是他们最大的期望了,陆父陆母因为经济压力而放弃陆莉的体操学习也情有可能。
但了解了情况后的周晓林却极力阻挠陆莉父母的决定,她身为教练自然深知天才在这个领域中的宝贵。
为了挽留陆莉,周晓林向陆莉父母提议,陆莉可以同自己的女儿住在一起,这样既免去了陆父陆母每天接送陆莉的辛苦,也能够帮他们减轻一些经济负担。
在训练中逐渐爱上体操的陆莉也缠着父母,希望父母能够支持自己继续学习体操。
一旁是教练的慷慨帮助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劝说,一旁是女儿撒娇的小脸,陆父陆母也再难拒绝,这场风波也就此有惊无险的度过了。
有了父母的支持与教练的帮助,陆莉在训练上越发刻苦,进入湖南省体操队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前有周晓林的帮助,后有燕呢喃的隐瞒,陆莉的体操之路虽然不太顺利,但有这两位恩师的帮助也算是幸运。
不过,陆莉的幸运实在有限,燕呢喃与熊景斌两位教练的关心与照顾并没有让陆莉的病情好转,甚至都没能控制住病情,陆莉的肝炎仍在恶化。
更糟糕的是,纸终究包不住火,任他们再努力地隐瞒,陆莉的病情还是暴露了。
就在大家人担忧陆莉即将被开除时,湖南体操队选择了留下她。
想来,大抵是陆莉的天赋与刻苦实在令人感动。
但不了解情况的国家队却并没有选择抓住这个好苗子,肝炎是他们一向忌讳的疾病,陆莉的名字也就这样从原先备好的集训名单中划掉了。
但陆莉的指导教练熊景斌对此却相当不满,一位体操运动员的黄金时期本就短暂,如今国家队却因为对肝炎的忌讳,放弃一位天才,实在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为此,熊景斌甚至向队里申请,只要他在哪,陆莉就在哪。
巧合的是,省里同意申请后,国家队正要调熊景斌到国家队担任教练,陆莉也就这样破例进入了国家队。
不过,虽是进了国家队,集训中却以陆莉的肝炎为理由,拒绝她参加。一同进入国家队的队员们也对肝炎心有余悸,在平常的社交中也会刻意回避陆莉。
久而久之,无论是训练,还是日常活动中,陆莉始终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见状,熊景斌的内心有些愧疚,是他的执着才让陆莉陷入到了这种尴尬的境地。
敏感的陆莉察觉到了教练的担忧,常常宽慰教练,又暗自加强了自己的训练。
事实上,如今的陆莉也不过是一个15岁的少女,她时常也会埋怨上天的不公,为什么患上肝炎的偏偏是她?为什么这么努力的治疗,肝炎依旧没有好转呢?
可每当她重新站到训练场上时,心中的不解与埋怨便又瞬间烟消云散了,想来,肝炎或许就是她能够站在这里的代价吧。
看着如此乐观的陆莉,熊景斌也少了担心,心中对陆莉的关心更甚,训练场上对她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很快,他们的努力便有了成果。
1991年,也就是陆莉进入国家队的同年,在全国体操锦标赛中,她夺得了高低杠冠军和全能的第四名。
次年,表现突出的陆莉被派出参与世界体操单项锦标赛,并拿到了第四名的好成绩。
此时的她,刚刚16岁。
或许是陆莉的每一滴汗水都被国家队的教练看在了眼里,又或许是她在各项比赛中一次又一次的好成绩,陆莉作为替补选手,参加了第25届奥运会体操比赛。
幸运女神再一次眷顾了陆莉,当时体操队的主力石丽颖赛前突然旧伤复发,经过讨论,队里决定派出陆莉上场。
事实上,那时不管是做出决定的中国队,还是得知人员变动情况的国内观众,没有人看好这个瘦小的姑娘。
更何况,在中国队上场之前,美国选手就已经获得了9.987的高分,不可能会有比美国更高的分数了,这是所有人都默认了的事情。
大约是旁人少了些期待,陆莉身上的压力放轻,又思及从前没日没夜地训练,她鼓起勇气,一口气连贯地完成了那套专门为她量身打造的三D相连的高难度动作。
满堂的喝彩让陆莉从紧张的情绪中缓过神来,看着评委们不约而同打出的满分成绩,她脑海中浮现出了四个大字,
她成功了!
她的努力没有白费,教练的期望没有辜负,她真的做到了!
陆莉激动地与教练拥抱,直到领奖时,她也没能平复自己激动的心情,大大的笑脸,高举的双手,还有金色的奖牌,这是她的第一张奥运冠军的照片,也是最后一张。
1994年,陆莉宣布退役,身体越发的疲惫与不适,让她早早地预料到了这一天即将来临。
没有失望,没有埋怨,陆莉带着笑脸与特有的乐观,离开了自己最热爱的地方。
得益于之前辉煌的战绩,陆莉先是在北京 体育 大学学习,后受北大招生办的照顾,如愿来到北京大学国际学院中就读。
在学校期间,不少人认出了这位奇迹般的满分奥运冠军,陆莉却从不张扬,微微一笑后,便急忙离开。
奥运冠军已经成为了过去,她无需执着于过去的成就,也不需要靠过去的辉煌为现在谋取特权。
她在运动上不惧困难,在生活上也无畏挑战,周围人的优待只会成为她前进的阻碍。
正如她自己所说一般,“如果我不出去,就会一直生活在别人的拥护中。帮我的人太多,会让我失去自我,失去真正成长的机会。”
抱着这样的想法,从北大毕业后的陆莉没有留在国内,而是选择远渡重洋,在美国一所俱乐部当中担任体操教练。
工资不高,工作也并不轻松,但陆莉却相当满意,她带的几个学生也在她的教导下表现出众。
但一个女孩子离家太远,父母少不了担心。尤其是2002年后,陆莉的母亲去世,陆莉的父亲一人在家中更是格外思念女儿。
得知女儿在担任教练的同时,又建立了一家俱乐部,整日忙得不可开交,陆父再也忍不住对陆莉的担忧与思念,费尽千辛万苦赶到美国,开始了照顾女儿的生活。
有了父亲在生活上的帮助,陆莉的生活也从一团糟变得井井有条,她在事业上的投入也更加 专注。
创业的旅途上,陆莉还幸运地认识了如今的丈夫,美国跳马名将肯姆·加森霍。
两人一见如故,不仅在体操上有不少共同话题,在日常生活上的观点也是不谋而合,二人相识相恋自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有了丈夫的帮助,陆莉创办的俱乐部发展也肉眼可见的好了起了,蒸蒸日上的除了俱乐部的发展状况,还有陆莉的钱包,如今的她也算得上是一位创业成功的了。
陆莉的生活也同样美好,思念的父亲陪伴在身边,与丈夫步入婚姻殿堂的第二年,陆莉便生下了一个可爱的混血宝宝。
如今已经46岁的陆莉,三世同堂,在美国的生活平淡而幸福,从前奥运冠军的光环也再鲜为人知。
想来,这也如了陆莉的心愿,她终究靠着自己的努力,远离了旁人的保护,成为了真正独立、强大的自我。
中国体操冠军陆莉,18岁因肝病无奈被迫退役,后来怎样了?
体操不断是中国体育代表队在世界大赛夺得奖牌的一个重点项目,我们国度历史上也呈现过很多出色的体操运发动,比方我们熟知的李宁、李小鹏、程菲等等,但是要是说到陆莉很多人可能就并不熟习了。不过这也并不奇异,由于陆莉固然也是体操奥运冠军,但是毕竟她的时期有些长远了,而且她的巅峰期又特别短暂,18岁就早早退役了,但其实陆莉在当时操界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了。
陆莉1976年出生在湖南长沙,小时分的陆莉身体比同龄孩子瘦小而且还挑食,所以她接触体操运动的原因和很多体操运发动一样都是为了锻炼身体改掉挑食的缺点。但是在湖南省业余体校体操班,陆莉反响灵活、聪明好学、四肢有劲等等练体操的优势全都展示出来了,当时体操班教练周小林经过跟陆莉父母一番深谈之后,正式收陆莉为徒,陆莉也成为了湖南省业余体校体操班第一批学员,从此和体操结下了不解之缘。
陆莉真正的成名一站是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当时年仅16岁的陆莉在高抵御的竞赛中,以6个满分10分的成果夺得了奥运冠军。她在竞赛中无可挑剔的动作和技术,降服了现场的裁判和观众们,让全世界认识到中国体操的强大,观众们纷繁都她竖起了大拇指。
1994年,年仅18岁的陆莉宣布退役。这让很多媒体和国民们匪夷所思,陆莉进入到国度体操队还不到4年,本该这时才是她的生活巅峰等等为题产生了很多谈论。事后才发现,陆莉在进入国度队之前就遭到肝炎的影响,这种肝炎来自于遗传疾病。运发动们最忌讳这种疾病,进入国度队之后陆莉的肝炎越来越严重,无法之下选择退役。
在退役后,陆莉进入了北京体育大学进修,毕业后的她没有依托奥运冠军的名气在留在国内从事,而是远离故土,远征美国。在陆莉寻得了一名体操教练的工作,在工作时认识了现今的老公KIM,两人在2003年喜结连理,婚后两人合伙运营了一家体操俱乐部。在事业好事多磨的同事,陆莉和他老公KIM也有的属于他们的爱情结晶,生下了一个儿子,往常已16岁,看似非常俊秀。
陆莉通关本人的努力在美国站了阵脚,具有了属于本人的家庭,希望在以后的生活里可以幸福美满,也希望陆莉可以不断安康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