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知道美国街球
2.求山羊的质料
3.盾形态T-MAC,特雷西·麦格雷迪
4.热血英豪好玩吗?
谁知道美国街球
---“山羊”厄尔-麦尼考尔特
“所谓的街球传奇都是吹出来的。在街上打球,又没有比赛攻守统计,谁知道他们真正身手如何?一帮过分的神话而已。”前网队篮板王杰森-威廉姆斯的话真是一针见血---统计数据当道的NBA,街坊混混的小道消息是不做数的。
喂,阿卜杜尔-贾巴尔算不算街头混混?奇克-赫恩的采访算不算小道消息?当“湖人之声”问起贾巴尔:“谁是你交手过的球员中最厉害的?”
“威尔特-张伯伦。”极度吝啬口水的“天钩”居然跟着反问了一句,“在NBA里?”
“连NBA之外都算上呢?”
“那得是厄尔-麦尼考尔特。”“天钩”吐出了个奇怪的名字。
麦尼考尔特这个姓对于纽约街头来说太长太难也太文绉绉,连他的中学老师都念不准,于是被截成了“考尔特”,最后大家干脆把它记做“Goat(山羊)”。当“山羊”在纽约呼风唤雨,无所不能,“Goat”被人拆成了“The Greatest Of All Time(史上最强者)”。年轻人街头斗牛之时,“Goat”一词则是对双手大力灌篮的一种敬称。“你会扣篮吗?”“扣篮?哧,我能Goat!”
中年“山羊”
1944年出生的“山羊”在纽约一个单亲家庭里长大,从小缺乏父亲管束,早早踏上了街头。在那里各种可怕的诱惑正在每天吞噬着年轻人的前程。也许是兜里没钱的缘故,少年时的“山羊”没有沾上恶习,幸运的迷上了篮球。几乎每天晚上,在130号大街拐角,人们都能看到一个瘦小的黑孩子勉强扣篮的身影。球场在白天被高中,大学,甚至职业队的球员们霸占,孩子们只有在清晨和晚上借着街灯练球,盼望球艺和身高快长,有一天能够挑战大人们。有的路人停下来嘲笑“山羊”笨拙的扣篮----他们不知道,在“山羊”的球袜里绑着两个沉甸甸的沙袋。
1962年加入本杰明-弗兰克林高中的时候,“山羊”的身高是不起眼的1米85,而他的弹跳高度居然达到了不可思议的50英寸---127厘米!和人打赌抓篮板上沿的硬币一直是他的拿手好戏,直到后来全街区的人都不再敢和他赌时,“山羊”又想出了一招----连续反身扣篮,至今还有一些纽约人记得“山羊”连扣36次赢下60美金的场景。
“山羊”的球技和弹跳一样惊人,很快入选了高中校队,和贾巴尔(当时名字仍是卢-阿尔辛德)所在的Power Memorial高中有过数场恶战。两人很快成为球友,联手扫荡街头。在场下,名震全城但性情孤傲的贾巴尔总是独来独往,而同样出名的“山羊”却结交了一大群三教九流的朋友,染上了不少恶习。高中最后一年,学校以吸大麻为由将“山羊”开除。虽然“山羊”在以后抢劫入狱并最后悔改,但他直到前也不肯承认曾经在高中吸过大麻。
镜头一:1964年洛克全明星赛。“山羊”带球快攻,身高2米的雪城大学球星范恩-哈珀和2米03的中锋费尔-李德迅速回防,两人并肩站住篮下空间,伸手准备封盖。身高1米85的“山羊”视二人如无物,径自起跳。哈珀和李德跃起封盖,只见“山羊”越升越高,最后大力双手灌篮---在两名高出自己15公分还多的对手头上。球场霎时一片静寂,随即传来爆炸般的叫好声,球迷蜂拥入场,比赛被迫中断。
就在“山羊”几乎要在街头迷失的时候,洛克联赛的创始人霍坎比-洛克找到了这个年轻人,给了他一生中极少得到的父爱一般的关怀和管教。最终洛克先生通过自己的推荐,将“山羊”送到了著名的篮球预科学校----位于北卡夏洛特的劳伦伯格学院。第一次远离大都市的“山羊”开始安下心来补习功课,他的成绩达到了NCAA规定的标准,北卡,杜克,印第安纳等名校的篮球奖学金也接踵而来。出于功课压力考虑,“山羊”挑选了一间不出名的黑人大学---约翰史密斯学院。
可惜,“山羊”并没有在大学里“存活”下来,教练把本该属于他的首发位置照顾给了高年级学生。“山羊”一气之下辍学回到了纽约,却得知洛克先生已经去世。失去了人生向导的他整日鬼混街头,很快迷上了***。1969年,贾巴尔成为了NBA状元秀,签下百万合同,“山羊”却锒铛入狱,在纽约格林海文监狱一坐16个月。
69-70赛季纽约尼克斯夺得队史上首个NBA总冠军,作家阿克西兰在记录尼克斯夺冠历程的《篮球城市》一书中提到了“山羊”在纽约街头的传奇,NBA的球队终于开始注意到了他。1970年夏天从监狱释放之后,“山羊”得到了犹它爵士的试训机会,甚至能有机会在一场季前赛和老朋友贾巴尔同场竞技。不幸的是,毒品和牢狱几乎毁掉了“山羊”的身体,他没有等到和贾巴尔的对决就被爵士队中途裁掉。
镜头二:1967年夏天,“山羊”在洛克公园对垒曾经入选全美高中最佳阵容,有“精钢弹簧人”之称的埃德里奇-韦伯。一次快攻当中,“山羊”带球直奔篮下,看到韦伯从后赶上,便故意放慢速度,伸手招呼韦伯。当韦伯和他同时起跳之时,“山羊”将球抓在右手,低低垂过腰间,眼看要上升到最高点,手臂突然在空中闪电般的划过270度,从韦伯头上把球砸入篮圈。原谅我简陋的文字无法再现当时精彩场景,但“毁灭者”哈蒙德说:“这是我一辈子见过的最精彩的灌篮。”
拖着支离破碎的身躯,“山羊”回到了街头,仅有25岁的他,在球场上居然脚步踉跄气喘吁吁,丝毫没有昔日的风采。渐渐的,王者隐退了。
不久之后,“山羊”仿效恩人霍坎比-洛克,回报社区,在99大街创办了“山羊联赛”。各路球星慕名而至,伯纳德-金和阿尔伯特-金兄弟以及后来的火箭马刺双冠军球员马里奥-埃里都是出身“山羊联赛”。
令人痛心的是,“山羊”一直没有完全逃出白色粉末的控制。1977年夏天,他莫名其妙的取消了自己联赛的开赛日,和一帮朋友驱车开往布隆克斯区。几个小时后,他就被铐上了双手---抢劫600万美金未遂。这一次,24个月的班房。
出狱后的“山羊”似乎已经真正的畏惧了黑街,将全家远远的搬离了纽约。没有多久,无法忘记他的球迷们将他请回了纽约,重新执掌“山羊联赛”。这一次,他没有让大家失望,联赛至今仍然在纽约街头屹立。
1998年5月15日,“山羊”于心脏衰竭。纽约市为了纪念他推广篮球运动的努力,将99街与阿姆斯特丹大道的篮球场命名为“山羊公园”。[文:iOrange 2003/10/28]
啊哟!居然忘了提“山羊”的注册商标,纽约传奇中的传奇----“Double Dunk”了。纽约许多老球迷都发誓亲眼见过“山羊”双灌篮的神技,还是在正式的街头比赛中。传说“山羊”在终场前球队落后3分的情况下突破篮下起跳,扣篮后在空中把球接住又扣了一次,然后傲慢的说这要算4分。有人会在乎双灌篮算几分吗?这种表演已经完全超越了地球人的篮球范畴,属于另一个时空。NBA的“飞人”后代们每年苦思灌篮大赛新招数,不是没人想到“Double Dunk”,而是-----你要说NBA篮筐上网子太长,球掉得慢....)@^%$#*$(Q@!!!
兰尼-库克的碎片
姓名:兰尼-库克(Lenny Cooke)
位置:后卫
身高:1米98
体重:93公斤
出生:1982年4月29日,纽约布鲁克林区
2001年7月9日 CNNSI报道:一年之前,不为人知的兰尼-库克在短短四天时间内征服了整个ABCD 高中训练营,勇夺非毕业生组全明星赛co-MVP称号...在今年的训练营里,已经名满全国的库克将成为其他年轻球员的目标...“我练得很努力,因为知道大家今年会冲着我来,我不想毁了我的名声。”...北卡罗莱纳,辛辛纳提,迈阿密,圣约翰和俄亥俄州立都加入了争夺库克的招生大战,然而这位曾经向科比-布赖恩特下过战书的年轻人说:“科比做到了(高中直升NBA),我为什么不能?”...
2001年7月9日 北卡Insider报道:踏上篮球场的兰尼-库克能够应对任何挑战。今天,他的对手是卡梅罗-安东尼。两人在比赛中你来我往...安东尼封盖库克成功并出言不逊,库克马上在安东尼头上一记超级空中接力还以颜色...最后库克独得20分,率领球队获胜...“我明年打不打高中联赛都没关系,只要成绩够得上,他们(北卡)就会给我奖学金。”库克赛后说道...
2001年6月28日 TheInsiders报道:兰尼-库克观看了今年的选秀大会,为纽约老乡(曾经的天才高中球员)奥马-库克鼓劲。最后奥马-库克跌至第2轮,没有拿到保证合同。兰尼说:“看了这种事情发生,我必须好好考虑,但实际上我已经考虑过了...我知道我要好好训练。”...选秀前夜他们是高中学生,第二天便是百万富翁...
2001年9月27日 TheInsiders报道:库克计划参加SAT考试,为进入大学做准备...许多大学担心库克将会直接进入NBA...“每个人都说他应该去NBA,除了他(库克)自己之外...他有这种潜力,但是谁也不能保证什么...”...
2002年5月 快艇队网站报道:库克谈起今天在快艇队的试训:“不走运,今天的试训我是带着伤脚上阵,很多事都不能做...几次试训里我都投的挺准....(我打球像)科比,迈克格雷蒂和达瑞尔斯-迈尔斯...(要是进了NBA),我不会急于成为一个超级巨星,只想努力帮助球队取胜。”
2002年5月6日 PRNA报道:兰尼-库克,20岁,高中平均每场30分15个篮板,今天在纽约的朱尼奥餐厅宣布他将放弃大学入学资格,直接参加2002年NBA选秀...
2002年5月 ESPN报道:参加兰尼-库克新闻发布会的有快艇队球星埃尔顿-布兰德。库克表示实现争取过布兰德和马布里等人的意见:“我听他们都说NBA的教练和球探都很喜欢我。”...
2002年选秀后 TheInsiders网友论坛:
帖子-“嗯,兰尼-库克现在哪儿呢?”
回复-“第11轮NBDL选秀被格伦巴斯队挑走了。”
回复-“我也听说他被NBDL选上,但已经被裁了。教练说要培养他会花太多的时间。”
回复-“他在超音速队待过,被炒以后到路边卖桔子去了。以后每一个高中大明星都该好好看看他的样子!”
回复-“库克在我们菲律宾联赛!第一场就得了49分17个篮板!”
回复-“库克太棒了,我简直不敢相信我在菲律宾亲眼看他打球。他绝对是NBA的料。”
回复-“他现在是个20/20/5级别的球员,在CBA上海东方大鲨鱼队呢。上海队签到他的时候都要哭出来了。”
2004年1月7日 hoopCHINA论坛:“库克第一场打浙江,十分钟得了十六分六板,但在场上表现得有点毛躁,打了一节不到就六犯毕业。第二场打八一,拿下四十一分,找回感觉。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得分,篮板,mvp...在下印象最深刻的一个镜头就是他面对防守队员连续变速cross over晃得对头七荤八素,然后非常漂亮的no look pass给篮下无人看防的队友,真是晃得轻松传得漂亮...不过Cooke在中国,或者其他低水平联赛打下去,终究是浪费了他的天分...”
2002ESPN Tom Farrey长文中的片断:
库克在智力测试中的“矩阵思维”一项得到“天才”级的高分,可他目前在高中上的课程几乎全部是后进生补习课...
库克从走廊那边走来,身着皮夹克,头顶崭新扬基队棒球帽,脚上的新耐克鞋光鲜发亮...
库克的家住在最糟的城区的最糟的一个街区里...地板上的一个大洞用布盖着,雨水毁顺着这里流到楼下的家里去...
手机响了,是科比的老爸乔-布赖恩特打来的...
“我每天上课时都想(进NBA的事情),想像两年后变成百万富翁的样子...”
“他(库克)是个名人。因为什么?因为他做过什么吗?目前为止他什么都没做过。”确实,库克是个站在巨富边缘的穷人,也是一个站在赤贫边缘的富人...
2004年1月9日 体坛周报:确实,最早库克是作为秘密武器来到上海的。一阵扫射过后,库克也确实撂倒了包括八一在内的不少高手,但随着时间延长,他过于独的致命弱点也就暴露得越来越明显...刘炜对两个老外的这种表演也表达过反感,“他们有时候太独了,就知道单打,多少球就是这样打坏的!”
纽约街球之父”霍坎比-洛克
霍坎比-洛克没有打过一场职业篮球。“可如果不是因为他,不用说纽约的街球,就连NBA也不会有今天。”街头巨星Pee Wee科克兰德说。
1926年3月2日,霍坎比-洛克出生在纽约的一个穷苦黑人家庭,从小由祖母带大。他曾经是东哈林区本杰明-弗兰克林高中校队的明星后卫,但中途退学,参军奔赴二战的前线。1946年战争结束,洛克复员,回到了依旧穷苦的哈林区。
霍坎比-洛克
年轻的洛克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复员不到一年,他就拿到了高中毕业证,接着开始在纽约城市大学上夜校。短短三年里,洛克完成了四年的本科课程,被授予学士学位。毕业之后,他找到了一份市政府文化指导员的工作,在哈林区139初中教授英文,同时兼职134号街和第8大街交界处的一座公共体育中心的篮球教练。在那里,洛克组织起一个分不同年龄段的篮球联赛。他的目标是用篮球比赛吸引孩子和青年人,让他们远离街头暴力和各种犯罪。大多数的球员和洛克一样来自穷苦的家庭,洛克通过篮球教给这些孩子许多做人的道理,鼓励他们努力上进,摆脱穷困的生活。
查尔斯-特纳是当年那群孩子中的一个,几十年前的一场比赛改变了他的整个人生。“那天我们在场上嘻嘻哈哈,尽做些花里胡哨的动作,半场下来落后了30分。”特纳回忆道,“我们只是孩子,比赛就和做游戏一样。”中场休息,霍坎比-洛克走到球队跟前,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队员:“每礼拜,每一天,我教你们怎么训练,怎么比赛。可你们都在场上干些什么?”洛克盯着他的年轻球员们,失望的泪水从眼眶中涌出。
“我们全都吓呆了。”特纳回忆道,“我们都是在街上混的坏孩子,可是谁也没有见过一个成年男人哭的样子。”洛克没有再说一句话。“他不用说什么,”特纳说,“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有忘记比赛的尊严,自己的尊严。”
特纳的球队回到场上,奋力争抢每一个篮板,防守不敢有丝毫松懈,最后反而大胜对手30分。
查尔斯-特纳至今仍然住在哈林区,他和当年那批队友对洛克一直怀有无比的尊敬。“厄尔-迈尼考尔特,我真想揍他一顿。”特纳的老队友,60出头的莫利斯对伟大的“山羊”毫无敬意,“洛克先生可不是什么扫大街的胖老头。他是市政府的指导员!他把上千个孩子送进大学,把更多的孩子从监狱的大门口拽了回来。”
几年前,HBO电视台拍摄了一部街球传奇人物“山羊”厄尔-迈尼考尔特的传记影片,在美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影片里,霍坎比-洛克被塑造成了一个大腹便便却充满智慧的清洁工。
“厄尔是那**的顾问。”特纳也很不满意,“我们都喜欢厄尔这家伙,可是他让人把洛克先生拍成那样,这可不行!”也许特纳的愤怒有他的必要,随着时间的流逝,洛克先生的形象在公众眼里越来越模糊,已经有不少报纸杂志糊里糊涂的把他描写成一个地位低下的胖老头。
“给洛克先生打球,你得学会用‘yes sir’或‘no sir’来回答他的问题。”特纳回忆道,“要上场?都得先让洛克先生看看你的履历表才行。”
1946年夏天,洛克在138街和第5大街交界处举办了一个室外篮球锦标赛。开始一共有4支球队,1个裁判---洛克自己。同时洛克也开始组织自己的球队和纽约其他地区的青少年球队比赛。令人遗憾的是,市政府并没有给予洛克任何他需要的支持。手头拮据的洛克常常还要自己掏钱买哨子,有时候甚至向街上的孩子借球比赛。
后来洛克遇到一个叫约翰-亨特的“街头大亨”。虽说亨特的钱财大都来自,可他确实给了霍坎比-洛克很大援助。当孩子们没有钱买运动鞋或者球衣时,亨特很舍得放血。他还出钱帮助球员们租车去客场比赛,每次出发之前,都特意关照把油箱加满为止。
70年代洛克公园的一场比赛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在洛克的照料下享受篮球的快乐。“不管怎样,洛克先生都会带我们去比赛。”莫利斯回忆道,“我们和布隆克斯区的黑孩子比赛,和城里的爱尔兰孩子,还有意大利孩子比赛。其实不管是谁,只要想打球,我们就去。”
1947年12月,霍坎比-洛克和女友玛丽-格林结婚。两年后,联赛搬到了128街和第7大街交界的圣尼古拉斯-豪斯球场。洛克的办公室也搬到了那里,一张绿板凳,一盏钢架台灯,洛克每天在那里工作十多个小时。成千上百黑皮肤的,来自贫苦家庭的年轻人来到他的办公室,有的是为了篮球比赛,更多的人只是为了听到一些洛克先生对他们生活的劝导。洛克的一句口头禅是“一人教一人”,后来这成为哈林区一间青年团体的名号。
40,50年代,黑人球员还受着许多不公正的待遇。洛克用自己的劝导和一封封推荐信,帮助许多许多年轻球员走上篮球的正轨,远离街头的罪恶。纽约的篮球渐渐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强悍,激烈和极强的球员自尊,和印第安纳崇尚精准投篮,加利福尼亚讲求技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洛克的帮助下,一大批黑人球员进入了大学,其中不乏后来凯尔特人八连冠队伍中的托马斯-桑德斯,北依利诺伊大学球星拉尔夫-巴寇特和“山羊”等人。同时,纽约地区的一批大学,比如长岛大学,圣约翰学院等,得益于众多的优秀黑人球员输入,开始在大学联赛称霸。
1949-1950的大学赛季,纽约城市大学夺得NCAA和NIT双冠王,队中MVP埃德-华纳一举成为全国的篮球偶像,凯尔特人队对他表示了很大的兴趣。就在华纳前途一片大好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丑闻一下子毁掉了他的美梦,他不仅没能参加NBA选秀,反而被投进监狱六个月之久。出狱后的华纳在街区里成了耻辱的代名词,就连当年索要他签名的孩子们也不愿意和他打球。就当华纳感到绝望之时,洛克找到了他。
“霍坎比对我说,”年过70的华纳回忆道,“埃德,我也觉得你做了件很不好的事。可是人都会犯错,我想我能再给你个机会。你回来,告诉孩子们,你犯了错,告诉他们不要和你一样,告诉他们你正在努力地改正自己。你看,我正在组织一个联赛,你来帮忙吧?”
华纳听从了洛克的劝导,参加了他的联赛,接着在东部篮球联盟找到了工作,后成为纽约小学体育联盟的辅导员。“我并不是个罪大恶极的人,从来没有人教我怎么做人。”华纳回忆说,“要是我早点遇到霍坎比,一切都会不一样的。”
1953年,洛克的篮球联赛有了高中级和大学级两个部分。到了1954年,洛克的梦想终于实现---他的“职业级”联赛建成了。夏天,NBA和其他联盟的好手陆续前来,新泽西,费城和华盛顿等地的队伍也专程到纽约一试身手。可市政府仍然拒绝对他提供帮助,连为球迷搭建一些场边的座椅也不肯。不管怎忙,洛克的联赛越来越出名,NBA球探,大学教练......各式各样的人物都向洛克的球场涌来。
洛克的联赛成了纽约球迷的狂欢节,连卖糖果的小贩都知道洛克的球场是最好做生意的地方。每当比赛日,人们便把赛场围个水泄不通,站在外面的人若不是爬到树枝上,就只能凭着前面观众的喊声揣摩比赛的情形。
比赛越来越红火,但霍坎比-洛克的信条一直没有改变---他要通过篮球帮助街区里穷苦的人们。洛克的联赛从来不是赚钱的工具,而是球迷的乐园和球员们展示才华的舞台。洛克的工作态度始终如一。“洛克先生不认为每天来到球场,花上十几个小时照料比赛,然后回家就够了。”洛克的追随者斯坦利-希尔说,“如果我们有人需要他的帮助,他一定会到,他教我们道理,用他所有的能力帮助我们。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有人被街头的罪恶吞掉。”
1965年,市政府终于同意把他的联赛搬到155街和第8大街的交界处,也就是现在的洛克公园所在地。这个球场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篮球运动员表演的舞台,伟大的张伯伦也是其中之一。在没有比赛的日子,商人,政治家......形形色色的人仍旧云集公园,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比洛克球场更好的交际场所。仍然,公园里见不到一幅广告牌匾。
球赛蒸蒸日上的同时,长年的辛苦工作和吸烟的恶习吞噬着洛克的健康。1965年3月,年仅38岁的霍坎比-洛克于肺癌,留下妻子玛丽和三个孩子。
现在的洛克公园
“霍坎比-洛克是一个勇士,他一生致力于把尊严和快乐带给贫苦的哈林区。”阿姆斯特丹报这样悼念洛克的去世。
1969年7月13日,洛克联赛的举办地被纽约市长约翰-林赛正式命名为洛克公园。1970年7月26日,洛克公园连同周边地区被一起命名为霍坎比-洛克广场。
---“毁灭者”乔-哈蒙德
(1) 引子
1994年10月的一个下午,纽约哈林区。阴森破败的保罗大楼对面的一条街上,一个稍稍驼背的老头正蹒跚地走进篮球场里,一顶棒球帽,一件脏兮兮的高领毛衣,一条破烂不堪的蓝色牛仔裤。显然,他现在的样子更像个老乞丐,而不是什么街球之王。
“嘿,老先生!你瞎了还是怎么着?”问话的是一个有些生气的后生,他把篮球夹在腋窝下,一手指着头顶晴朗的天空说道,“我们在打球呢!把你可怜的屁股给我挪开!”
其他几个年轻人也凑了上来,打量着这个陌生人----一个高个,瘦削的黑人,淡色皮肤,短短的胡须。只见他走到场地边线,轻轻放下背上的塑料垃圾袋,转身走回到球场中央,目光投向了两边空空的露天看台,似乎在吸取着某种力量——在他的回忆中,狂热的球迷正一遍又一遍的喊着:“我们要乔!我们要乔!”......
昔日街头英豪,如今难见霸者之气
“我缺几块钱。”他轻轻的说,“你们谁和我打。”
“别浪费我们的时间。”一个年轻人说。 “到别的地方玩去。”另一个年轻人叫道。
陌生人疲倦的眼睛打量着球场的地面。“没人想要我的钞票吗?”他问。
“那把你的钞票亮出来呀!”一个年轻人说。
“输球的人才亮钱。”陌生人说。
“少废话。”拿着球的那个年轻人说道,“你不想要钱了,给我就成。”
“二十块,怎么样?” 陌生人问。
“好,开始。”
“你的球。”陌生人说着,从年轻人手里抄下球,单手抓住,晃了几下,又塞回了他的胸口,“相信我,小兄弟,这是我的主场。”
“上啊,罗勃,做了他!”其它的几个年轻人喊道。
“对啊,罗勃,让我看看你有什么本事。”陌生人说,他身体微微向前倾过罚球线,贴住了对手。
边上的人站到一起,垃圾话开始了,比赛也开始了。年轻人佯装跳投,快步冲向篮下,看上去是一个势在必得的上篮。可就在出手的一刹那,陌生人伸手碰到了篮球,接着高高跃起,抓住球,落在右边底线附近稍稍停了一下。他仍然留着他的圆蓬头,和20多年前大战J博士时一模一样。第一次进攻机会,陌生人将头往前一探,好像要启动上篮。年轻人的脚挪动了一下,失去了防守位置。陌生人看了看他的对手,轻轻一笑,扬手投篮。篮球划着完美的弧线,似乎在空中停了足有数十载,才穿过了球网,“唰——”。
“操!”场边的一个年轻人叫道。
比赛继续,陌生人渐渐拉开了比分。反身上篮,小勾手,左手挑篮,接着连续三次罚球线跳投。一会儿,12比0。观战的年轻人们似乎嗅到哪栋公寓里的发霉气味,表情很是难堪。最后,陌生人只剩一分就能结束比赛。当他跳起投出决胜一球时,一个声音从场边铁栅栏外吼开:“喂!乔-哈蒙德!别难为那孩子,别拿他的钱。”
“毁灭者”在洛克球场
年轻人呆了一下,意识到自己刚刚被一个篮球幽灵戏耍了一回。他低着脑袋,双手按在膝头。“你是乔-哈蒙德?”那孩子问道。他把手伸进右脚袜子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20元钞票,“这是你赢的,没有小瞧您的意思。”
在纽约的街头,提起乔-哈蒙德这个名字,或者那个常常背着垃圾袋在老地盘闲逛的老头,许多人的脸上都会显出微笑---70年代看过他打球的人......飞身扣篮,精准的打板远投和那些不可思议的得分纪录。那时候,他卖着各种白色粉末,腰缠万贯,把湖人队送上门的5万年薪和紫金球衣撇在一边。
“那是我的好日子。”哈蒙德走去拎起了他的垃圾袋,“我什么都有,什么都能做。我以为我一辈子都能那样......呃,今天我该去看我女儿了...... ” 哈蒙德回忆起自己的往事,神情有些恍惚。
(2) 少年成名
1963年1月,冬天的一场大雪盖住了纽约全城,街上空空荡荡,没有比赛。
位于120号街和麦迪逊大街交界的库帕初中里,教师兼篮球教练唐纳—亚当斯正坐在办公桌后,看着学生们紧张的考试,教室里只有沙沙的铅笔摩擦稿纸的声音。突然,楼下传来一阵奇怪的响动。
“啜......啜...啜...”
亚当斯站起身,告诉学生们继续考试,走到窗边看个究竟。
“我从窗户往下看,又是他。”亚当斯回忆道,“正把球场上的雪一锹一锹的往外铲。”
那是已经从学校退学的13岁的乔-哈蒙德。他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父亲为了生计四处奔波。每天晚上,他和许多堂兄堂弟表姐表妹一起睡在祖母家的大厅里。白天,他从一个球场溜到另一个球场,有比赛就打,手上满是水泡,脚上的Pro Keds运动鞋(60,70年代黑人中流行的一种便宜的篮球鞋)是用胶带缠在一起的。每天,哈蒙德一直打球到太阳下山后很久才回家。当老天爷试图用大雪盖住球场的时候,他就端起扫帚或者铲子和他对着干。
“乔在小学7年级一共只待了27天。他几乎是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当年哈林区瓦格纳中心的体育指导,“毁灭者”的导师,现在的阿姆斯特丹新闻报体育编辑豪威—伊万斯说道,“十一二岁的时候,他迷上了篮球,整天在那些球场闲逛。只要有地方,他就开始练习投篮,一练就是几个小时。一面看大人们打球,一面自己训练,乔很快学会了很多东西。”
“十三岁的乔对比赛的理解已经超出了大多数成年人。在他之前,我训练过成千的孩子,从来没有见过有谁能像他那样打球。”伊万斯回忆道,“他有着超乎寻常的控球技巧,很快就和同龄的孩子拉开了差距。你很难看到一个孩子能够在场上指挥其他4个队友,特别是他没有拿球的时候。可是乔可以做到这一点。他有时候会很生气,因为他的队友们该传不传,该切不切。我只好把他拉到一边,告诉他,那些孩子理解不了他已经理解的东西。”
伊万斯和其他街坊轮流把哈蒙德带回家,给他食物,衣服等等,哈蒙德一直没
求山羊的质料
---“山羊”厄尔-麦尼考尔特
“所谓的街球传奇都是吹出来的。在街上打球,又没有比赛攻守统计,谁知道他们真正身手如何?一帮过分的神话而已。”前网队篮板王杰森-威廉姆斯的话真是一针见血---统计数据当道的NBA,街坊混混的小道消息是不做数的。
喂,阿卜杜尔-贾巴尔算不算街头混混?奇克-赫恩的采访算不算小道消息?当“湖人之声”问起贾巴尔:“谁是你交手过的球员中最厉害的?”
“威尔特-张伯伦。”极度吝啬口水的“天钩”居然跟着反问了一句,“在NBA里?”
“连NBA之外都算上呢?”
“那得是厄尔-麦尼考尔特。”“天钩”吐出了个奇怪的名字。
麦尼考尔特这个姓对于纽约街头来说太长太难也太文绉绉,连他的中学老师都念不准,于是被截成了“考尔特”,最后大家干脆把它记做“Goat(山羊)”。当“山羊”在纽约呼风唤雨,无所不能,“Goat”被人拆成了“The Greatest Of All Time(史上最强者)”。年轻人街头斗牛之时,“Goat”一词则是对双手大力灌篮的一种敬称。“你会扣篮吗?”“扣篮?哧,我能Goat!”
中年“山羊”
1944年出生的“山羊”在纽约一个单亲家庭里长大,从小缺乏父亲管束,早早踏上了街头。在那里各种可怕的诱惑正在每天吞噬着年轻人的前程。也许是兜里没钱的缘故,少年时的“山羊”没有沾上恶习,幸运的迷上了篮球。几乎每天晚上,在130号大街拐角,人们都能看到一个瘦小的黑孩子勉强扣篮的身影。球场在白天被高中,大学,甚至职业队的球员们霸占,孩子们只有在清晨和晚上借着街灯练球,盼望球艺和身高快长,有一天能够挑战大人们。有的路人停下来嘲笑“山羊”笨拙的扣篮----他们不知道,在“山羊”的球袜里绑着两个沉甸甸的沙袋。
1962年加入本杰明-弗兰克林高中的时候,“山羊”的身高是不起眼的1米85,而他的弹跳高度居然达到了不可思议的50英寸---127厘米!和人打赌抓篮板上沿的硬币一直是他的拿手好戏,直到后来全街区的人都不再敢和他赌时,“山羊”又想出了一招----连续反身扣篮,至今还有一些纽约人记得“山羊”连扣36次赢下60美金的场景。
“山羊”的球技和弹跳一样惊人,很快入选了高中校队,和贾巴尔(当时名字仍是卢-阿尔辛德)所在的Power Memorial高中有过数场恶战。两人很快成为球友,联手扫荡街头。在场下,名震全城但性情孤傲的贾巴尔总是独来独往,而同样出名的“山羊”却结交了一大群三教九流的朋友,染上了不少恶习。高中最后一年,学校以吸大麻为由将“山羊”开除。虽然“山羊”在以后抢劫入狱并最后悔改,但他直到前也不肯承认曾经在高中吸过大麻。
镜头一:1964年洛克全明星赛。“山羊”带球快攻,身高2米的雪城大学球星范恩-哈珀和2米03的中锋费尔-李德迅速回防,两人并肩站住篮下空间,伸手准备封盖。身高1米85的“山羊”视二人如无物,径自起跳。哈珀和李德跃起封盖,只见“山羊”越升越高,最后大力双手灌篮---在两名高出自己15公分还多的对手头上。球场霎时一片静寂,随即传来爆炸般的叫好声,球迷蜂拥入场,比赛被迫中断。
就在“山羊”几乎要在街头迷失的时候,洛克联赛的创始人霍坎比-洛克找到了这个年轻人,给了他一生中极少得到的父爱一般的关怀和管教。最终洛克先生通过自己的推荐,将“山羊”送到了著名的篮球预科学校----位于北卡夏洛特的劳伦伯格学院。第一次远离大都市的“山羊”开始安下心来补习功课,他的成绩达到了NCAA规定的标准,北卡,杜克,印第安纳等名校的篮球奖学金也接踵而来。出于功课压力考虑,“山羊”挑选了一间不出名的黑人大学---约翰史密斯学院。
可惜,“山羊”并没有在大学里“存活”下来,教练把本该属于他的首发位置照顾给了高年级学生。“山羊”一气之下辍学回到了纽约,却得知洛克先生已经去世。失去了人生向导的他整日鬼混街头,很快迷上了***。1969年,贾巴尔成为了NBA状元秀,签下百万合同,“山羊”却锒铛入狱,在纽约格林海文监狱一坐16个月。
69-70赛季纽约尼克斯夺得队史上首个NBA总冠军,作家阿克西兰在记录尼克斯夺冠历程的《篮球城市》一书中提到了“山羊”在纽约街头的传奇,NBA的球队终于开始注意到了他。1970年夏天从监狱释放之后,“山羊”得到了犹它爵士的试训机会,甚至能有机会在一场季前赛和老朋友贾巴尔同场竞技。不幸的是,毒品和牢狱几乎毁掉了“山羊”的身体,他没有等到和贾巴尔的对决就被爵士队中途裁掉。
镜头二:1967年夏天,“山羊”在洛克公园对垒曾经入选全美高中最佳阵容,有“精钢弹簧人”之称的埃德里奇-韦伯。一次快攻当中,“山羊”带球直奔篮下,看到韦伯从后赶上,便故意放慢速度,伸手招呼韦伯。当韦伯和他同时起跳之时,“山羊”将球抓在右手,低低垂过腰间,眼看要上升到最高点,手臂突然在空中闪电般的划过270度,从韦伯头上把球砸入篮圈。原谅我简陋的文字无法再现当时精彩场景,但“毁灭者”哈蒙德说:“这是我一辈子见过的最精彩的灌篮。”
拖着支离破碎的身躯,“山羊”回到了街头,仅有25岁的他,在球场上居然脚步踉跄气喘吁吁,丝毫没有昔日的风采。渐渐的,王者隐退了。
不久之后,“山羊”仿效恩人霍坎比-洛克,回报社区,在99大街创办了“山羊联赛”。各路球星慕名而至,伯纳德-金和阿尔伯特-金兄弟以及后来的火箭马刺双冠军球员马里奥-埃里都是出身“山羊联赛”。
令人痛心的是,“山羊”一直没有完全逃出白色粉末的控制。1977年夏天,他莫名其妙的取消了自己联赛的开赛日,和一帮朋友驱车开往布隆克斯区。几个小时后,他就被铐上了双手---抢劫600万美金未遂。这一次,24个月的班房。
出狱后的“山羊”似乎已经真正的畏惧了黑街,将全家远远的搬离了纽约。没有多久,无法忘记他的球迷们将他请回了纽约,重新执掌“山羊联赛”。这一次,他没有让大家失望,联赛至今仍然在纽约街头屹立。
1998年5月15日,“山羊”于心脏衰竭。纽约市为了纪念他推广篮球运动的努力,将99街与阿姆斯特丹大道的篮球场命名为“山羊公园”。[文:iOrange 2003/10/28]
啊哟!居然忘了提“山羊”的注册商标,纽约传奇中的传奇----“Double Dunk”了。纽约许多老球迷都发誓亲眼见过“山羊”双灌篮的神技,还是在正式的街头比赛中。传说“山羊”在终场前球队落后3分的情况下突破篮下起跳,扣篮后在空中把球接住又扣了一次,然后傲慢的说这要算4分。有人会在乎双灌篮算几分吗?这种表演已经完全超越了地球人的篮球范畴,属于另一个时空。NBA的“飞人”后代们每年苦思灌篮大赛新招数,不是没人想到“Double Dunk”,而是-----你要说NBA篮筐上网子太长,球掉得慢....)@^%$#*$(Q@!!!
兰尼-库克的碎片
姓名:兰尼-库克(Lenny Cooke)
位置:后卫
身高:1米98
体重:93公斤
出生:1982年4月29日,纽约布鲁克林区
2001年7月9日 CNNSI报道:一年之前,不为人知的兰尼-库克在短短四天时间内征服了整个ABCD 高中训练营,勇夺非毕业生组全明星赛co-MVP称号...在今年的训练营里,已经名满全国的库克将成为其他年轻球员的目标...“我练得很努力,因为知道大家今年会冲着我来,我不想毁了我的名声。”...北卡罗莱纳,辛辛纳提,迈阿密,圣约翰和俄亥俄州立都加入了争夺库克的招生大战,然而这位曾经向科比-布赖恩特下过战书的年轻人说:“科比做到了(高中直升NBA),我为什么不能?”...
2001年7月9日 北卡Insider报道:踏上篮球场的兰尼-库克能够应对任何挑战。今天,他的对手是卡梅罗-安东尼。两人在比赛中你来我往...安东尼封盖库克成功并出言不逊,库克马上在安东尼头上一记超级空中接力还以颜色...最后库克独得20分,率领球队获胜...“我明年打不打高中联赛都没关系,只要成绩够得上,他们(北卡)就会给我奖学金。”库克赛后说道...
2001年6月28日 TheInsiders报道:兰尼-库克观看了今年的选秀大会,为纽约老乡(曾经的天才高中球员)奥马-库克鼓劲。最后奥马-库克跌至第2轮,没有拿到保证合同。兰尼说:“看了这种事情发生,我必须好好考虑,但实际上我已经考虑过了...我知道我要好好训练。”...选秀前夜他们是高中学生,第二天便是百万富翁...
2001年9月27日 TheInsiders报道:库克计划参加SAT考试,为进入大学做准备...许多大学担心库克将会直接进入NBA...“每个人都说他应该去NBA,除了他(库克)自己之外...他有这种潜力,但是谁也不能保证什么...”...
2002年5月 快艇队网站报道:库克谈起今天在快艇队的试训:“不走运,今天的试训我是带着伤脚上阵,很多事都不能做...几次试训里我都投的挺准....(我打球像)科比,迈克格雷蒂和达瑞尔斯-迈尔斯...(要是进了NBA),我不会急于成为一个超级巨星,只想努力帮助球队取胜。”
2002年5月6日 PRNA报道:兰尼-库克,20岁,高中平均每场30分15个篮板,今天在纽约的朱尼奥餐厅宣布他将放弃大学入学资格,直接参加2002年NBA选秀...
2002年5月 ESPN报道:参加兰尼-库克新闻发布会的有快艇队球星埃尔顿-布兰德。库克表示实现争取过布兰德和马布里等人的意见:“我听他们都说NBA的教练和球探都很喜欢我。”...
2002年选秀后 TheInsiders网友论坛:
帖子-“嗯,兰尼-库克现在哪儿呢?”
回复-“第11轮NBDL选秀被格伦巴斯队挑走了。”
回复-“我也听说他被NBDL选上,但已经被裁了。教练说要培养他会花太多的时间。”
回复-“他在超音速队待过,被炒以后到路边卖桔子去了。以后每一个高中大明星都该好好看看他的样子!”
回复-“库克在我们菲律宾联赛!第一场就得了49分17个篮板!”
回复-“库克太棒了,我简直不敢相信我在菲律宾亲眼看他打球。他绝对是NBA的料。”
回复-“他现在是个20/20/5级别的球员,在CBA上海东方大鲨鱼队呢。上海队签到他的时候都要哭出来了。”
2004年1月7日 hoopCHINA论坛:“库克第一场打浙江,十分钟得了十六分六板,但在场上表现得有点毛躁,打了一节不到就六犯毕业。第二场打八一,拿下四十一分,找回感觉。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得分,篮板,mvp...在下印象最深刻的一个镜头就是他面对防守队员连续变速cross over晃得对头七荤八素,然后非常漂亮的no look pass给篮下无人看防的队友,真是晃得轻松传得漂亮...不过Cooke在中国,或者其他低水平联赛打下去,终究是浪费了他的天分...”
2002ESPN Tom Farrey长文中的片断:
库克在智力测试中的“矩阵思维”一项得到“天才”级的高分,可他目前在高中上的课程几乎全部是后进生补习课...
库克从走廊那边走来,身着皮夹克,头顶崭新扬基队棒球帽,脚上的新耐克鞋光鲜发亮...
库克的家住在最糟的城区的最糟的一个街区里...地板上的一个大洞用布盖着,雨水毁顺着这里流到楼下的家里去...
手机响了,是科比的老爸乔-布赖恩特打来的...
“我每天上课时都想(进NBA的事情),想像两年后变成百万富翁的样子...”
“他(库克)是个名人。因为什么?因为他做过什么吗?目前为止他什么都没做过。”确实,库克是个站在巨富边缘的穷人,也是一个站在赤贫边缘的富人...
2004年1月9日 体坛周报:确实,最早库克是作为秘密武器来到上海的。一阵扫射过后,库克也确实撂倒了包括八一在内的不少高手,但随着时间延长,他过于独的致命弱点也就暴露得越来越明显...刘炜对两个老外的这种表演也表达过反感,“他们有时候太独了,就知道单打,多少球就是这样打坏的!”
纽约街球之父”霍坎比-洛克
霍坎比-洛克没有打过一场职业篮球。“可如果不是因为他,不用说纽约的街球,就连NBA也不会有今天。”街头巨星Pee Wee科克兰德说。
1926年3月2日,霍坎比-洛克出生在纽约的一个穷苦黑人家庭,从小由祖母带大。他曾经是东哈林区本杰明-弗兰克林高中校队的明星后卫,但中途退学,参军奔赴二战的前线。1946年战争结束,洛克复员,回到了依旧穷苦的哈林区。
霍坎比-洛克
年轻的洛克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复员不到一年,他就拿到了高中毕业证,接着开始在纽约城市大学上夜校。短短三年里,洛克完成了四年的本科课程,被授予学士学位。毕业之后,他找到了一份市政府文化指导员的工作,在哈林区139初中教授英文,同时兼职134号街和第8大街交界处的一座公共体育中心的篮球教练。在那里,洛克组织起一个分不同年龄段的篮球联赛。他的目标是用篮球比赛吸引孩子和青年人,让他们远离街头暴力和各种犯罪。大多数的球员和洛克一样来自穷苦的家庭,洛克通过篮球教给这些孩子许多做人的道理,鼓励他们努力上进,摆脱穷困的生活。
查尔斯-特纳是当年那群孩子中的一个,几十年前的一场比赛改变了他的整个人生。“那天我们在场上嘻嘻哈哈,尽做些花里胡哨的动作,半场下来落后了30分。”特纳回忆道,“我们只是孩子,比赛就和做游戏一样。”中场休息,霍坎比-洛克走到球队跟前,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队员:“每礼拜,每一天,我教你们怎么训练,怎么比赛。可你们都在场上干些什么?”洛克盯着他的年轻球员们,失望的泪水从眼眶中涌出。
“我们全都吓呆了。”特纳回忆道,“我们都是在街上混的坏孩子,可是谁也没有见过一个成年男人哭的样子。”洛克没有再说一句话。“他不用说什么,”特纳说,“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有忘记比赛的尊严,自己的尊严。”
特纳的球队回到场上,奋力争抢每一个篮板,防守不敢有丝毫松懈,最后反而大胜对手30分。
查尔斯-特纳至今仍然住在哈林区,他和当年那批队友对洛克一直怀有无比的尊敬。“厄尔-迈尼考尔特,我真想揍他一顿。”特纳的老队友,60出头的莫利斯对伟大的“山羊”毫无敬意,“洛克先生可不是什么扫大街的胖老头。他是市政府的指导员!他把上千个孩子送进大学,把更多的孩子从监狱的大门口拽了回来。”
几年前,HBO电视台拍摄了一部街球传奇人物“山羊”厄尔-迈尼考尔特的传记影片,在美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影片里,霍坎比-洛克被塑造成了一个大腹便便却充满智慧的清洁工。
“厄尔是那**的顾问。”特纳也很不满意,“我们都喜欢厄尔这家伙,可是他让人把洛克先生拍成那样,这可不行!”也许特纳的愤怒有他的必要,随着时间的流逝,洛克先生的形象在公众眼里越来越模糊,已经有不少报纸杂志糊里糊涂的把他描写成一个地位低下的胖老头。
“给洛克先生打球,你得学会用‘yes sir’或‘no sir’来回答他的问题。”特纳回忆道,“要上场?都得先让洛克先生看看你的履历表才行。”
1946年夏天,洛克在138街和第5大街交界处举办了一个室外篮球锦标赛。开始一共有4支球队,1个裁判---洛克自己。同时洛克也开始组织自己的球队和纽约其他地区的青少年球队比赛。令人遗憾的是,市政府并没有给予洛克任何他需要的支持。手头拮据的洛克常常还要自己掏钱买哨子,有时候甚至向街上的孩子借球比赛。
后来洛克遇到一个叫约翰-亨特的“街头大亨”。虽说亨特的钱财大都来自,可他确实给了霍坎比-洛克很大援助。当孩子们没有钱买运动鞋或者球衣时,亨特很舍得放血。他还出钱帮助球员们租车去客场比赛,每次出发之前,都特意关照把油箱加满为止。
70年代洛克公园的一场比赛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在洛克的照料下享受篮球的快乐。“不管怎样,洛克先生都会带我们去比赛。”莫利斯回忆道,“我们和布隆克斯区的黑孩子比赛,和城里的爱尔兰孩子,还有意大利孩子比赛。其实不管是谁,只要想打球,我们就去。”
1947年12月,霍坎比-洛克和女友玛丽-格林结婚。两年后,联赛搬到了128街和第7大街交界的圣尼古拉斯-豪斯球场。洛克的办公室也搬到了那里,一张绿板凳,一盏钢架台灯,洛克每天在那里工作十多个小时。成千上百黑皮肤的,来自贫苦家庭的年轻人来到他的办公室,有的是为了篮球比赛,更多的人只是为了听到一些洛克先生对他们生活的劝导。洛克的一句口头禅是“一人教一人”,后来这成为哈林区一间青年团体的名号。
40,50年代,黑人球员还受着许多不公正的待遇。洛克用自己的劝导和一封封推荐信,帮助许多许多年轻球员走上篮球的正轨,远离街头的罪恶。纽约的篮球渐渐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强悍,激烈和极强的球员自尊,和印第安纳崇尚精准投篮,加利福尼亚讲求技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洛克的帮助下,一大批黑人球员进入了大学,其中不乏后来凯尔特人八连冠队伍中的托马斯-桑德斯,北依利诺伊大学球星拉尔夫-巴寇特和“山羊”等人。同时,纽约地区的一批大学,比如长岛大学,圣约翰学院等,得益于众多的优秀黑人球员输入,开始在大学联赛称霸。
1949-1950的大学赛季,纽约城市大学夺得NCAA和NIT双冠王,队中MVP埃德-华纳一举成为全国的篮球偶像,凯尔特人队对他表示了很大的兴趣。就在华纳前途一片大好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丑闻一下子毁掉了他的美梦,他不仅没能参加NBA选秀,反而被投进监狱六个月之久。出狱后的华纳在街区里成了耻辱的代名词,就连当年索要他签名的孩子们也不愿意和他打球。就当华纳感到绝望之时,洛克找到了他。
“霍坎比对我说,”年过70的华纳回忆道,“埃德,我也觉得你做了件很不好的事。可是人都会犯错,我想我能再给你个机会。你回来,告诉孩子们,你犯了错,告诉他们不要和你一样,告诉他们你正在努力地改正自己。你看,我正在组织一个联赛,你来帮忙吧?”
华纳听从了洛克的劝导,参加了他的联赛,接着在东部篮球联盟找到了工作,后成为纽约小学体育联盟的辅导员。“我并不是个罪大恶极的人,从来没有人教我怎么做人。”华纳回忆说,“要是我早点遇到霍坎比,一切都会不一样的。”
1953年,洛克的篮球联赛有了高中级和大学级两个部分。到了1954年,洛克的梦想终于实现---他的“职业级”联赛建成了。夏天,NBA和其他联盟的好手陆续前来,新泽西,费城和华盛顿等地的队伍也专程到纽约一试身手。可市政府仍然拒绝对他提供帮助,连为球迷搭建一些场边的座椅也不肯。不管怎忙,洛克的联赛越来越出名,NBA球探,大学教练......各式各样的人物都向洛克的球场涌来。
洛克的联赛成了纽约球迷的狂欢节,连卖糖果的小贩都知道洛克的球场是最好做生意的地方。每当比赛日,人们便把赛场围个水泄不通,站在外面的人若不是爬到树枝上,就只能凭着前面观众的喊声揣摩比赛的情形。
比赛越来越红火,但霍坎比-洛克的信条一直没有改变---他要通过篮球帮助街区里穷苦的人们。洛克的联赛从来不是赚钱的工具,而是球迷的乐园和球员们展示才华的舞台。洛克的工作态度始终如一。“洛克先生不认为每天来到球场,花上十几个小时照料比赛,然后回家就够了。”洛克的追随者斯坦利-希尔说,“如果我们有人需要他的帮助,他一定会到,他教我们道理,用他所有的能力帮助我们。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有人被街头的罪恶吞掉。”
1965年,市政府终于同意把他的联赛搬到155街和第8大街的交界处,也就是现在的洛克公园所在地。这个球场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篮球运动员表演的舞台,伟大的张伯伦也是其中之一。在没有比赛的日子,商人,政治家......形形色色的人仍旧云集公园,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比洛克球场更好的交际场所。仍然,公园里见不到一幅广告牌匾。
球赛蒸蒸日上的同时,长年的辛苦工作和吸烟的恶习吞噬着洛克的健康。1965年3月,年仅38岁的霍坎比-洛克于肺癌,留下妻子玛丽和三个孩子。
现在的洛克公园
“霍坎比-洛克是一个勇士,他一生致力于把尊严和快乐带给贫苦的哈林区。”阿姆斯特丹报这样悼念洛克的去世。
1969年7月13日,洛克联赛的举办地被纽约市长约翰-林赛正式命名为洛克公园。1970年7月26日,洛克公园连同周边地区被一起命名为霍坎比-洛克广场。
---“毁灭者”乔-哈蒙德
(1) 引子
1994年10月的一个下午,纽约哈林区。阴森破败的保罗大楼对面的一条街上,一个稍稍驼背的老头正蹒跚地走进篮球场里,一顶棒球帽,一件脏兮兮的高领毛衣,一条破烂不堪的蓝色牛仔裤。显然,他现在的样子更像个老乞丐,而不是什么街球之王。
“嘿,老先生!你瞎了还是怎么着?”问话的是一个有些生气的后生,他把篮球夹在腋窝下,一手指着头顶晴朗的天空说道,“我们在打球呢!把你可怜的屁股给我挪开!”
其他几个年轻人也凑了上来,打量着这个陌生人----一个高个,瘦削的黑人,淡色皮肤,短短的胡须。只见他走到场地边线,轻轻放下背上的塑料垃圾袋,转身走回到球场中央,目光投向了两边空空的露天看台,似乎在吸取着某种力量——在他的回忆中,狂热的球迷正一遍又一遍的喊着:“我们要乔!我们要乔!”......
昔日街头英豪,如今难见霸者之气
“我缺几块钱。”他轻轻的说,“你们谁和我打。”
“别浪费我们的时间。”一个年轻人说。 “到别的地方玩去。”另一个年轻人叫道。
陌生人疲倦的眼睛打量着球场的地面。“没人想要我的钞票吗?”他问。
“那把你的钞票亮出来呀!”一个年轻人说。
“输球的人才亮钱。”陌生人说。
“少废话。”拿着球的那个年轻人说道,“你不想要钱了,给我就成。”
“二十块,怎么样?” 陌生人问。
“好,开始。”
“你的球。”陌生人说着,从年轻人手里抄下球,单手抓住,晃了几下,又塞回了他的胸口,“相信我,小兄弟,这是我的主场。”
“上啊,罗勃,做了他!”其它的几个年轻人喊道。
“对啊,罗勃,让我看看你有什么本事。”陌生人说,他身体微微向前倾过罚球线,贴住了对手。
边上的人站到一起,垃圾话开始了,比赛也开始了。年轻人佯装跳投,快步冲向篮下,看上去是一个势在必得的上篮。可就在出手的一刹那,陌生人伸手碰到了篮球,接着高高跃起,抓住球,落在右边底线附近稍稍停了一下。他仍然留着他的圆蓬头,和20多年前大战J博士时一模一样。第一次进攻机会,陌生人将头往前一探,好像要启动上篮。年轻人的脚挪动了一下,失去了防守位置。陌生人看了看他的对手,轻轻一笑,扬手投篮。篮球划着完美的弧线,似乎在空中停了足有数十载,才穿过了球网,“唰——”。
“操!”场边的一个年轻人叫道。
比赛继续,陌生人渐渐拉开了比分。反身上篮,小勾手,左手挑篮,接着连续三次罚球线跳投。一会儿,12比0。观战的年轻人们似乎嗅到哪栋公寓里的发霉气味,表情很是难堪。最后,陌生人只剩一分就能结束比赛。当他跳起投出决胜一球时,一个声音从场边铁栅栏外吼开:“喂!乔-哈蒙德!别难为那孩子,别拿他的钱。”
“毁灭者”在洛克球场
年轻人呆了一下,意识到自己刚刚被一个篮球幽灵戏耍了一回。他低着脑袋,双手按在膝头。“你是乔-哈蒙德?”那孩子问道。他把手伸进右脚袜子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20元钞票,“这是你赢的,没有小瞧您的意思。”
在纽约的街头,提起乔-哈蒙德这个名字,或者那个常常背着垃圾袋在老地盘闲逛的老头,许多人的脸上都会显出微笑---70年代看过他打球的人......飞身扣篮,精准的打板远投和那些不可思议的得分纪录。那时候,他卖着各种白色粉末,腰缠万贯,把湖人队送上门的5万年薪和紫金球衣撇在一边。
“那是我的好日子。”哈蒙德走去拎起了他的垃圾袋,“我什么都有,什么都能做。我以为我一辈子都能那样......呃,今天我该去看我女儿了...... ” 哈蒙德回忆起自己的往事,神情有些恍惚。
(2) 少年成名
1963年1月,冬天的一场大雪盖住了纽约全城,街上空空荡荡,没有比赛。
位于120号街和麦迪逊大街交界的库帕初中里,教师兼篮球教练唐纳—亚当斯正坐在办公桌后,看着学生们紧张的考试,教室里只有沙沙的铅笔摩擦稿纸的声音。突然,楼下传来一阵奇怪的响动。
“啜......啜...啜...”
亚当斯站起身,告诉学生们继续考试,走到窗边看个究竟。
“我从窗户往下看,又是他。”亚当斯回忆道,“正把球场上的雪一锹一锹的往外铲。”
那是已经从学校退学的13岁的乔-哈蒙德。他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父亲为了生计四处奔波。每天晚上,他和许多堂兄堂弟表姐表妹一起睡在祖母家的大厅里。白天,他从一个球场溜到另一个球场,有比赛就打,手上满是水泡,脚上的Pro Keds运动鞋(60,70年代黑人中流行的一种便宜的篮球鞋)是用胶带缠在一起的。每天,哈蒙德一直打球到太阳下山后很久才回家。当老天爷试图用大雪盖住球场的时候,他就端起扫帚或者铲子和他对着干。
“乔在小学7年级一共只待了27天。他几乎是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当年哈林区瓦格纳中心的体育指导,“毁灭者”的导师,现在的阿姆斯特丹新闻报体育编辑豪威—伊万斯说道,“十一二岁的时候,他迷上了篮球,整天在那些球场闲逛。只要有地方,他就开始练习投篮,一练就是几个小时。一面看大人们打球,一面自己训练,乔很快学会了很多东西。”
“十三岁的乔对比赛的理解已经超出了大多数成年人。在他之前,我训练过成千的孩子,从来没有见过有谁能像他那样打球。”伊万斯回忆道,“他有着超乎寻常的控球技巧,很快就和同龄的孩子拉开了差距。你很难看到一个孩子能够在场上指挥其他4个队友,特别是他没有拿球的时候。可是乔可以做到这一点。他有时候会很生气,因为他的队友们该传不传,该切不切。我只好把他拉到一边,告诉他
盾形态T-MAC,特雷西·麦格雷迪
在进化成终极之矛前的,盾形态的防守尖兵TMAC。
球星故事:
关键词:皮蓬2.0;兄弟二人组;抓帽;扣篮大赛;蜕变。
1996年,一个名叫特雷西·麦格雷迪的孩子被他的高中篮球队劝退了。
在日本,流川枫天天睡觉没被劝退、樱木花道一个打一群没被劝退,
麦迪却因为天天上课迟到被劝退了。
当时的麦迪才正经打了3年的篮球。
3年前,身在佛罗里达,他对主队魔术的“便士”安芬尼·哈达威一见钟情,
扔掉棒球,入了篮球的坑。
3年,他就成了小城奥本戴尔高中校队的扛把子。
可小城毕竟是小城,奥本戴尔只有不到1万5的人口。
3年里,麦迪野蛮生长。
可在一个乡镇里称王称霸,又有几个人能认得?当年全美高中生排名,前五百人里都没有麦迪的名字。
奥本戴尔高中这种地方,眼界窄,也没见过天才。
眼看麦迪在学业上不听管教,直接将他开除出了球队。一开除,仅有的几所关注过麦迪的本地大学也都缩卵了。
一个特别想打球的孩子,突然无球可打。
世界上存在未被发掘的天才,也存在不曾发光的黄金。
人生的路口,麦迪的贵人来了。
他在AAU(美国的小孩从小都有联赛打)的教练阿尔维斯·史密斯兼职者阿迪达斯ABCD训练营的球探,
史密斯替麦迪争取了一下, 为麦迪拿到了加入ABCD训练营的机会。
这个训练营,改变了麦迪的一生。
在新泽西,开营当天,麦迪领到了175号球衣。
整个训练营就175个人,这个号码是什么意思,不言而喻。
倒数第一。
麦迪走进球场,自己也被惊呆了。
在奥本戴尔高中,能打的只有他自己。
这个训练营里,一眼望去就没有一个不厉害的。
技术好的,打球聪明的,飞禽走兽,人间精品,整个美国同龄人里最强的,几乎都在这儿了。
里面最厉害的,叫拉马尔·奥多姆,每天前呼后拥。
他往球场上一站,好像魔术师再世,球风比飘柔里抓头发抓不住的姑娘还丝滑。
而像这样的少年英豪,以后多出名的姑娘都可以得到。
然后麦迪上了,在几回合1V1的交锋里,他小爆了奥多姆,
一个完全神秘的少年,打赢了全美最强的高中生,。
球员们很兴奋,
而球探们都开始窃窃私语:他是谁?
直到——
麦迪在一次反击里大风车隔扣了全美明星内线詹姆斯·费尔顿。
奥多姆称这次扣篮是“我篮球生涯里见过最美妙的一幕”,
这个镜头一度处在传说之中,听说过没见过。
2008年HOOPMIXTAPE贴出了一个少年麦迪的风车隔扣,但没有署名这是不是“那个扣篮”。
一扣成名,训练营从此无人不知特雷西·麦格雷迪,
什么叫横空出世?
这就是。
进训练营的时候,其他174个人都不认识他,
出训练营的时候,他是老大。
什么叫天赋?
这也是。
仅仅三年专注篮球,在人烟稀少的小地方自己练,
机缘巧合,一出山就打赢了江湖闻名的所有少侠。
麦迪被篮球名校蒙特锡安山基督学院招入,
这个高中没有嘻哈
——你不能说唱,你不能爆粗口,你不能拉女生小手,你祷告要按时。想上课睡觉?流川枫来了也不可能。
教练霍普金斯更是出了名的暴脾气,骂起人来狂风暴雨,说办你就办你。
这一年,麦迪也学到了他之前从来没有的纪律性,
天赋加纪律,他继续涨球,场均27.5分8.7篮板7.7助攻和2.8次抢断带着基督学院杀到了全美第二,正式名满天下。
招生的大学挤爆了门,肯塔基大学都找上门来。
而这时候NBA的教父级球探马蒂·布雷克提出了自己对97年NBA选秀的看法:
这届选秀,邓肯稳如泰山,“小伯德”基斯·范霍恩如雷贯耳,但除了这两个,其他不过尔尔。
有点本事的年轻人,真想参选,不妨就在97年试试,说不定能在高顺位被选中。
谁也没法拒绝成为百万富翁的机会,
谁也不会想去多冒那一年的风险,
几乎保证在前十顺位被选中的高中生麦迪,
宣布参加97年NBA选秀。
有一支NBA球队的总经理很热心,那就是芝加哥公牛的胖子经理克劳斯。
这位传奇经理一手打造了公牛王朝,以控制欲著称,
连乔丹进名人堂的时候都吐槽了他几句。
克劳斯看中了麦迪,他还是一贯地不声不响,然后试图用皮蓬换灰熊的4号签来押宝麦迪。
这笔交易的结果是
——乔丹勃然大怒,一拍桌子:
“你TM敢送走皮蓬,我现在就宣布退役!”
时任猛龙经理的伊赛亚·托马斯微微一笑,用第9顺位拿下了乔丹和湖人老板杰里·巴斯都不要的麦迪。
选秀当天,转播里给麦迪写了俩优点:运动能力极强;运球很好。
俩缺点:态度可能存在问题;缺乏经验。
“经验缺乏”,是啊。高中生还是高中生。
新秀年,场均18分钟,7分4个篮板。
1998年2月19日,新秀麦迪试图在皮蓬脑袋上扣篮。
在麦迪失去平衡、几乎头朝下摔倒时,皮蓬用一只胳膊撑住了他,甚至背着麦迪走了几步。
面对这个颇有渊源的愣头青后生,二爷表现得很男人。
他们的教练达内尔·沃克(在当年被炒鱿鱼)说了一句让麦迪很伤的话:
“你在NBA就呆不了三年。”
1998-99赛季,二年级。
这一年选秀,猛龙用安托万·贾米森换来了文斯·卡特+25万美刀。
麦迪和卡特是远房表兄弟,卡特是哥哥,麦迪是弟弟,
虽然麦迪早打了一年职业篮球,可性格上还是需要找个人依赖,
场下麦迪就成了卡特的跟屁虫,一块吃东西,一块打 游戏 ,一块训练。
最重要的是,俩人在球场上成了一堆劲爆组合,
猛龙的暗紫色几乎成了潜力的象征。
卡特迅速就成为了联盟焦点,而麦迪还只是个场均9.3+5.7的替补。
对了,还有1.3个盖帽。
三年级,1999-00赛季,在这个赛季的前半段,麦迪把他这三年练习的东西发挥到了极致:
他太能盖了。
确切地说,00年的麦迪是 历史 上最能盖的后卫。
他场均只打31分钟,能盖1.9个帽,
单赛季盖了151个,破了迈克尔·哪里都有我·乔丹的后卫盖帽记录。
00年的麦迪还真抓过帽,
可惜被吹了干扰球。
那时的他,是猛龙外线的神盾,一个偶尔能给观众惊喜的外线蓝领。
抢 投 自己补扣。
惊喜,大概就是这样的瞬间:
哨响后的原地大风车。我没有提邓肯,没有。
罚球线前一步滑翔劈扣,前面还有防守球员。
骑扣公牛球员克洛内·大卫。
我的“最惊实战扣篮选择”之一,横向运球生突,在罚球线内弧变个方向直接起跳,隔着奥拉朱旺扣。
盖帽、篮板、快攻,
麦迪干的工作不算多高雅,
但他完成得非常惹眼。
2000年,在那个著名的全明星周末,
麦迪跟着表哥去感受了一下“做明星”的感觉。
他还是那个配角,站在一旁,把篮球抛在地上看表哥胯下扣篮,终结比赛。
就像比赛关键时刻,他经常只能坐在板凳席上看着表哥执行最后一攻一样。
全明星后,麦迪慢慢成为了球队首发,
他开始试着自己攻,
人们才发现,这个在球队干着蓝领活的小伙子,
有一手优雅的运球,
跳投仿佛悬停在空中,
下球的第一步快如闪电。
2000年,猛龙队史第一次进了季后赛,第一轮他们的对手是去年的总亚军尼克斯,
第一场,麦迪拿下了25分10个篮板(8个进攻篮板),
三场下来,他场均16.7+7+3,
在卡特命中率只有30%的情况下,意外地扛起了球队。
天赋,有时候压也压不住。
2000年夏天,自由球员麦迪成为了联盟最炙手可热的新星。
公牛的克劳斯想用他接班乔丹,
猛龙希望他能留下,
而家乡佛罗里达,奥兰多的蓝色在召唤他,
那个1号,篮球梦的开始。
他的定位依旧是皮蓬,他的乔丹是格兰特·希尔
——然而他的乔丹在开赛之初就因伤倒下。
那面盾牌,在一个夏天过后变成了人世间最锋利的矛。
天赋异禀,几年间寒光闪烁,
成白马长枪,一代英豪。
热血英豪好玩吗?
貌似于拳王但又是网络版的,不过技术含量需要得更多
以下为详细:
1、游戏模式
个人综艺赛 --------------------------------------------------------------------------- AmpedSportsMatch
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各种运动项目的比赛。包括破玉珠、夺旗、篮球。
破玉珠:将玉珠破坏,看谁破坏的玉珠多。
夺旗:将旗子放到红色区域内,看谁放的旗子多。
篮球:将球投入篮筐内,看谁投进的球多。
团队综艺赛 --------------------------------------------------------------------------- TeamSportsMatch
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各种运动项目的比赛。包括破玉珠、夺旗、足球、篮球。
破玉珠:将已方色彩的玉珠破坏,看哪队破坏的多。
夺旗:将已方色彩的旗子放到己方红色区域内,看哪队放的旗子多。
足球:将尽可能多的球打入对方球门内。
篮球:将尽可能多的球投入对方篮筐内。
个人精英赛 --------------------------------------------------------------------------- AmpedDeathMatch
以个人为单位,战至最后一人的专业格斗赛。这是一场真正体力、技术上的较量,被打倒可是不能爬起来的哦。
团队精英赛 --------------------------------------------------------------------------- TeamDeathMatch
以团队为单位,战至最后一人的专业格斗赛。内容同个人精英赛。
个人歼敌赛 --------------------------------------------------------------------------- AmpedDogFight
玩家以个人为单位,在有限的生命次数和比赛时间内尽量多地击败对手,赢得积分和奖金!
团队歼敌赛 --------------------------------------------------------------------------- TeamDogFight
以团队为单位,在有限的生命次数和比赛时间内尽量多地击败对手,赢得积分和奖金!
2、地图
1.寺庙
2.城市
3.丛林要塞
4.神殿
5.太空船
6.街道
7.角斗场
8.古老城堡
9.大厦惊魂
10.泰坦尼克
11.神秘地牢
12.健身房
13.空中堡垒
14.广寒宫
15.恶灵古堡
16.大兵训练营
17.月球探险
18.圣诞屋
19.上海地铁
20.第二城市
21.浦江夜景
22.泼水堂
23.西湖荷塘
24.海底世界
25.圣兽祭坛
26.神舟10号
27.蜀山大冒险
28.摩天轮
29.极地探险
30.地心历险
31.铁牢擂台
32.天下第一武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