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亚洲的足球始终难成气候?和人种有关?还是与文化有关?抑或……?
2.本人大学是应该踢足球还是打篮球。希望大学生给点建议
3.巴甲水平高还是欧洲五大联赛水平高?
4.足球比赛被换下的人还能再换上么?
5.北京足球队的新时期历史进程
为什么亚洲的足球始终难成气候?和人种有关?还是与文化有关?抑或……?
密码之一:亚洲足球的定位应该是世界末流;
从历史上看,世界杯历史各大洲总战绩榜,亚洲仅比大洋洲强一点,总共60场比赛只取得9胜11平的战绩。诚然,指望亚洲这样一个足球文化底蕴薄弱,人种身体素质又无过人之处的地区在足球项目上赶超先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历史上的亚洲球队纵使也能取得辉煌一时的成绩,但不多久都会被打回原形。比如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朝鲜队击败意大利队闯进八强,可之后的朝鲜再也无法打入世界杯决赛圈,比如02年日韩世界杯时候韩国闯进四强,而仅凭此就认定韩国步入世界强队的行列,一定会闹笑话。没有整体质的飞跃,这些辉煌只能是昙花一现。
伊朗队和日本队的战败,从根本上说,是心态出了问题:亚洲球队在世界末流水平挣扎了太多年,都太渴望打个翻身仗。面对世界足球盛宴,亚洲球队就像刚进城的乞丐一样缺乏应有的自信和风范。无论现实球队实力已多么接近于对手,失衡的心态都使他们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赛前,两队都自信满满的声称要实现亚洲球队新的突破,都把自己定位在强于至少不输于对手的位置。尤其是日本队,面对澳大利亚这样技术粗糙的球队,居然没有发挥出技术细腻控球好的特点,在控球时间、射门等指标上全面落后对手。日本队在最后九分钟遭遇大逆转,表面上看很偶然,实则是比赛内容真实的体现。比赛结束之后,笔者反复思索,如果日本人给自己的定位稍微那么低一点,立足于小组出线,球队心态平和之余也许就不会出现如此不稳定的发挥了……,日本队或者说亚洲强队,就像站在窗户纸边,等待胜利女神垂青的小男孩。
失败很好,这让亚洲足球清醒的认识自己所处的位置,知道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多大,赶超就不难,突破也不远了。
密码之二:亚洲足球自欺欺人、功利至上的习气是制约整体水平提高重要的原因;
本来按笔者的设想,这部分内容应放在文章后部。之所以把这部分内容前移,盖因日澳之战结束后,新浪网抛出了《经典战见证亚洲新霸诞生澳大利亚带来中国队危机》这么一篇笔者颇为不屑的文章。文章作者初衷本意不错,提醒国人——狼来了,一个比以往亚洲任何对手都强大的澳大利亚来了。但这篇文章也暴露了国人乃至亚洲足球整体自欺欺人、功利至上的习气。
怎么说呢?纵观亚洲足球这么多年的历史,无论场上场下,似乎只有一个功利的目的:球队打入世界杯,而无论代表亚洲出战球队水平怎么样。50年代亚足联就想尽一切办法将以色列“请出”了亚足联,赶到了欧洲。进入八十年代之后,一次次展开足球外交利用各种“非足球”因素,换取国际足联“照顾”的参赛名额,还以此为荣,作为亚足联外交成绩而沾沾自喜。整个亚洲足球所有工作目标好像就是为了出线,功利十足的出线,空洞的成绩,快乐足球的真谛在亚洲被彻底扭曲了。
昨夜的日—澳之战,日本队或者说整个亚洲足球都品尝到了“外交”胜利的恶果——经过南美洲附加赛与南美强队过招的洗礼,经过近20年来附加赛的风雨磨砺,澳大利亚人成长起来了!成为一支令所有亚洲球队生畏的力量!
这里笔者还想到了那个横跨欧亚大陆的伊斯兰国家土耳其,为了更快地提高足球水平,土足协坚决执行了脱亚入亚的方式,一直拒绝加入水平低下的亚足联, 他们宁愿在欧洲足球列强的铁骑下挣扎,也不愿在低水平的亚洲足球氛围内堕落,正是这种不懈的努力,整个土耳其的足球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这里,笔者不禁为澳大利亚的到来高声叫好!一支高水平球队的引入,无疑将像鲇鱼一般颠覆整个亚洲足球版块。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国队与其再次像02年那样窝窝囊囊的出现在世界杯的球场上,不如卧薪尝胆,待自身筋强骨壮之后再杀出去与世界诸强过招。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以色列、土耳其这些强队能回归亚足联,整个亚洲足球的水平会提高得更快,中国人世界杯的突破才能真正来到。 与其窝囊活,不如悲壮死,中国足球乃至亚洲足球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呢?
密码之三:全方位融入世界足球的发展大潮是亚洲足球发展的必有之路;
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一头狮子率领的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不错,足球场上、场下,场内、场外都需要“狮子”一般的****率领球队战胜对手,从胜利走向胜利。
先从球场上队员说起,新民晚报报道:参加德国世界杯32强总共736名参赛球员当中有345名球员来自英格兰、意大利、德国、西班牙和法国这五大联赛,其比例高达47%。这五大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联赛,几乎涵盖了各支球队之中最耀眼的球星。而这些顶尖球星,正是那些改变比赛进程和决定最终结果的人。世界杯这样的舞台就像这些巨星撬动地球杠杆的支点,让全球的球迷们为之疯狂,为之倾倒。只有那些经过五大联赛考验洗礼的球员,才能率领自己的球队走向世界杯之巅。反之,如上届世界杯的沙特队那般完全由效力本国联赛的球员组成的球队,就难免创造出0:8的惊人败绩。世界足球的发展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各种足球风格大融合、各国球员大融合的阶段。率领亚洲足球的“狮子”,只能在海纳百川的联赛里锻造;那些从百舸争流的各国球员里脱颖而出的亚洲球员,才是真正的王者。
再说场下,笔者不能不提到这两天创造奇迹书写历史的两位荷兰籍教练——希丁克和艾德沃卡特。这两位神奇教练率领球队在落后一球的情况下实现逆转,所使用疯狂进攻的冒险策略令人叹服!荷兰教练坚韧不屈的斗志最终感染各自球队,激发了他们获胜的潜能——这就是世界级教练和普通教练的区别!一个足球强国的建立,需要各个层次王牌教练的辛勤耕耘。亚洲足球,要想迅速强化自身足球文化的积淀,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引进从少年开始各个年龄段高水平的外籍教练,这是亚洲足球走向强大的必由之路和不二法门,这也是一条迅速提升自身水平的终南捷径。
最后说场外,前文我们多次提及,亚洲足球与世界先进水平最大的差距还在于足球文化底蕴的差距。说到文化底蕴这样内涵丰富的范畴,最先映入我们脑海的无碍乎足协机构、联赛组织、球队建设、后勤、医疗、科技等等这些足球软实力,甚至,球迷的素质、球迷对球队坚贞不渝的支持,也是足球文化底蕴重要的构成部分。人们都说足球是圆的,比赛充满偶然因素,但最终回顾的时候,正是这些看不见的软实力和球队整体的实力共同左右了最终比赛的结果。这像一只只看不见的手,操纵这足球的世界的悲欢离合。亚洲足球整体质的提升,需要整体软实力——足球文化底蕴的提升,这是最难实现的,但这也是亚洲足球最终实现质的飞跃必然要走的慢慢长路。
本人大学是应该踢足球还是打篮球。希望大学生给点建议
喜欢什么还要你自己选择!我们说的只能是一点点的建议而已!对于我而言我是很喜欢足球的,因为我觉得足球的对抗性要比篮球激烈,而且参与的人也多,能认识很多的朋友,尤其是你现在这样刚要进入大学的孩子来讲!在大学认识越多的人,就越能得到发展!在我大学的时候!我们学校没有足球社团!只有篮球社团!原因很简单!就是以前的学长没踢踢球就会打架!所以学校不同意有足球社团!但是当我进入大学之后!我认识了很多的朋友(都是喜欢足球的)我们在一起踢球!然后一起商量让足球在我们学校振兴起来!于是我们一起成立了足球社团!当然我这个启发人也就成为了团长!我们跟各个学校的校队打比赛!参加各种中小型的足球比赛!5人制!7人制!9人制!这些我们都参加!等大学毕业!我们在同一个城市找工作!每到节日!我们就又会聚集到一起。踢踢球!说说话,在工作上有问题我们还能互相帮助!现在我们球队的人生活都不错,现在我们有个要成一个属于我们成年人的俱乐部的想法了!这是我的一些小经历!没什么壮举,就是想告诉这位老弟,其实喜欢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去选择和当你选择了之后是不是会用心去对待!!!
巴甲水平高还是欧洲五大联赛水平高?
应该是欧洲五大联赛水平高 。
原因:1.欧洲五大联赛拥有相对其他联赛更为有效的足球运行机制,这包括足球运动员的选举、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等各个方面
2.欧洲五大联赛:西甲、意甲、英超、德甲、法甲,拥有不同的足球风格,可以让你欣赏不同风格的足球视觉盛宴
3.欧洲五大联赛云集着世界各地的足球巨星及新星,而巴甲虽然也有不少的球星及新星,但他们发展到事业高峰期时大多会遭到欧洲联赛的挖角,这些球员也更趋向于去欧洲发展(例如内马尔),因为欧洲的发展空间相对更大
足球比赛被换下的人还能再换上么?
国际足联的竞赛规则规定在正式比赛中只能更换3人,换下不能换上。
但是在友谊赛或其他非正式比赛中,可以由双方协商确定换人名额、替补名额及换人方法,并通知裁判员。也就是说可以在比赛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可以替换超过3个以上的队员,也可以换下再换上。
国际足联的规定,加上足球比赛换人只有3个名额,在大量奔跑的情况下,体能消耗很快,换人都是考虑到队员体力和状态,如果你把一个队员换下来再过几分钟换上去,那他肯定状态不如没打过比赛的队员好,体能和技术发挥得水平。
北京足球队的新时期历史进程
1995年对国安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北京的球迷深深的爱上了这支绿色军团,他们把它看成是北京的骄傲和自豪。那年冬天,国安联赛最后一个主场对广东宏远,赛前,数百球迷顶着凛冽的寒风通宵排队,就为买一张球票。赛场上爱你国安,不止今天、国安祝福你,不用千言和万语的横幅迎风飘荡,满眼的绿色,震天的加油呐喊,先农坛体育场注定今夜无眠。赛后,国安将士绕场一周,球迷用打火机点起应和的火焰,经历过那个燃烧岁月的人,多年以后回忆起来依然是豪情万丈、心潮澎湃。 这一年,国安推出了中国足球史上第一首正式的队歌,而且伴随着国安在1995年的火爆,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获得亚军之后,为答谢首都各界的支持,中信国安总公司与北京电视台联合主办了一台晚会,名字就叫《国安永远争第一》,与首都各界联欢。这一举措不仅开国内足球俱乐部之先河,而且进一步加深了球迷和国安的感情。 国安永远争第一的口号原本是针对联赛提出来的,最先实现却是在足协杯上。
1996年的足协杯赛,北京队所向披靡,许多的胜利荡气回肠。比如:四分之一决赛第二回合主场4:1狂胜四川全兴;半决赛主场让不可一世的大连万达净吞三弹。11月3日在工人体育场举行的决赛,国安更加势不可挡。球场上,国安将士气势如虹,以4:1将素有国安克星的山东队打得溃不成军。经历了一年的黯淡与起伏之后,国安终于扬眉吐气。当国安将士穿上象征胜利的金**领奖服,举起金灿灿的奖杯时,国安新家--北京工人体育场迎来了比1995年的先农坛体育场更加声势浩大的万众欢腾场面。 这一年国安有了一些变化:昔日名将沈祥福结束了在日本的执教生涯,加盟国安教练组;中场大将魏克兴也从日本回到国安;大王涛从八一队转会而来;而且在赛季中途签下了国安历史上第一位外援林德诺。但是,由于上一年的辉煌战绩,其他队都开始研究北京队的打法,专门制定战术对付国安,导致国安进球减少,红黄牌猛增,球场内外负面因素增多,虽然几名老将兢兢业业,国安也仅仅排名第四,成绩为9胜6平7负,积33分,进30球,失25球。 在外战方面,国安的策略也有了变化,一方面继续请进来:4月9日,在工体3:2战胜来访的巴西格雷米奥队;5月30日,0:3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队;7月25日1:2负于马拉多那领衔的阿根廷队;11月5日,1:0小胜美国明星联队。另一方面勇敢走出去:11月9日回访意大利那不勒斯以1:3失利;11月12日又以0:6惨败给德国的汉莎罗斯托克队。这一系列比赛虽然负多胜少,但让国安将士开阔了眼界,队伍得到了锻炼,也让国安更快的成熟起来。
19年,巴拉圭的冈波斯、卡西亚诺和西班牙的安德雷斯的加盟是国安宁缺勿滥引援思想的产物,三个有共同语言、特点互补又能与球队风格相融合的中前场外援,组成了迄今为止几乎最完美的外援组合。三个火的成名之作就是这年甲A第十轮,在他们的首次联袂演出中就以9:1让老牌劲旅上海申花留下了永远的痛。申花从此把工体看成是自己的伤心地。而这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足以让骄傲的京城球迷若干年后仍然津津乐道。三名外援还帮助国安队在足协杯决赛上以2:1再次战胜上海申花,成为第一支蝉联足协杯冠军的队伍。 这一年国安队人员变化较大,高峰转会前卫寰岛,高洪波去了广州松日。而李红军、徐阳、于光、王少磊分别从延边、八一、大连铁路、河南队加盟国安,姚健也从八一队回归。队员的变化并没有影响队伍前进的步伐。除了联赛、杯赛,作为上年中国足协杯的冠军,国安还代表中国参加了亚洲优胜者杯的比赛。国安队三线作战都取得不错的成绩,除了获得足协杯冠军,在联赛中也以8胜10平4负,进34球,失20球,积34分,获得第三名。在亚洲优胜者杯赛上,国安主客场两胜日本川崎贝尔迪队从东亚区出线,并最终获得第三名。
1998年是从多事之冬起步的。大牌球星曹限东、谢峰、符宾、邓乐军等纷纷转会,领队杨群辞职,杨晨远走德国,主帅金志扬上调国家队……赛季前的动荡并没有带来成绩的大滑坡,相反,国安在当年的超霸杯上力克中国足坛巨无霸大连万达队夺得冠军,让人刮目相看,甲A开赛后的12轮不败,更是制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神话。少帅沈祥福初步得到球迷和队员的信任。但是亚优杯半决赛0:5被韩国水原三星队打的颜面扫地,特别是在北京球迷引以为傲的足协杯上被当时身处甲B的辽宁队挤出四强,对国安打击太大,球迷一时难以接受,一向比较克制的北京球迷也喊起了沈祥福下课! 其实,北京队这一年一直饱受人手紧缺的困扰,满打满算北京队只有18名队员能够参加比赛,再加上伤病等原因,几线作战的国安经常是顾头不顾腚,沈祥福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解决后顾之忧,国安俱乐部痛下决心,斥资1200万元买断了威克瑞队24名21岁以下队员作为自己的二线队伍,后来从这里面走出了杨璞、邵佳一、徐云龙、田野、薛申…… 这一年,冈波斯凭借在北京国安的优异表现入选巴拉圭国家队并参加了法国世界杯,成为甲A历史上第一个参加世界杯的人。而租借到德甲法兰克福队的杨晨则成为第一个在欧洲五大联赛立足、进球的中国球员。
1999年,继1998年六剑辞国安之后,三个火也离开了,为国安冲锋陷阵的重担落到了一帮20岁上下的年轻人身上。在经历了赛季初的阵痛之后,以杨璞、徐云龙、邵佳一为代表的青年御林军以年轻人的和南美外援的野性相得益彰,打出了疯狂的攻势足球,在连续8轮中一气打入24粒进球,平均每场进3个。他们不仅维护了北京足球的荣誉,也让北京的球迷看到了希望。 在联赛中,国安最终以9胜9平8负,进38球,失25球,积36分的成绩名列第六。 值得一提的是,在联赛最后一轮,北京国安主场迎战辽宁队。在对自己的排名无关紧要,但结果可以左右冠军归属的那场比赛中,国安在被舆论预测会打以阻止老对手山东队夺冠情况下,正常发挥,逼平了辽宁队,体现了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这虽然客观上帮助山东队登上了冠军宝座,但维护了国安将士以及北京足球的荣誉。国安从此赢得了冠军狙击手的美誉。
2000年,千年的转换,国安是在憧憬中度过的。他们请来了北京足球历史上的第一位外籍主教练--南斯拉夫人乔利奇。他信誓旦旦的表示要使国安在未来的日子里成为中国最好的球队。然而,赛季一开始,国安以及乔利奇本人就卷进了仿佛是永无休止的风波之中,先是摘牌后出现“小王涛转会风波”;海埂春训时乔利奇骂人导致翻译辞职风波;开局三连败引发换帅风波;吉京之战王涛的红牌被中国足协追加停赛,引来国安退出风波;紧接着,渝京之战中当值裁判一些被认为有利于国安队的判罚,又使国安陷入了官哨风波……风雨飘摇中,国安不得不面对保级的残酷现实。在第三轮后临危受命的少帅魏克兴不辱使命,带领知耻后勇的国安队提前三轮保级成功。国安以9胜8平9负,进38球,失32球,积35分的成绩取得联赛第六名,并获得中国足协颁发的体育精神特别奖。球队还在时隔三年之后再次杀进足协杯决赛,最后遗憾地输给重庆队,屈居亚军。 在队伍处于低谷的时候,从大连万达转会过来的小王涛在队伍中起到了核心的作用,他以13粒进球成为队里的最佳射手,在甲A射手榜上也位居次席。年轻的邵佳一赛季末被多家媒体评为赛季最佳新人,徐云龙从后卫改打前锋以后屡有斩获,云龙一当前锋,国安准进四球 传为一时佳话。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中国顶级足球联赛取消了升降级制度,而没有了球星的北京国安,也缺少了我是国安我怕谁的气质,甚至不再有动荡和风波。 这个赛季,国安的新老交替还没有全部完成,年轻队员的成长也是参差不齐,整个队伍没有形成很强大的战斗力,再加上引援不够理想,所以虽然场上队员拼抢积极凶狠,但却暴露出发挥不稳定、自信心不足、心理急躁的弱点,不善于打硬仗、恶仗。 从个人能力来讲,国安队并不差。国安队在这个赛季中以两名边前卫边路拉开突破传中进攻为主,以中路小配合突破渗透、边后卫积极套边插上或突破或传中为辅,观赏性增强了,场面占优的时候增多了,射门和得分机会也比上赛季多很多。但是让国安队员郁闷的是,一个赛季下来球击中对方门柱和横梁的次数快赶上进球总数了,场面占优的情况下,往往却拿不下对手,队伍的士气和自信心都受到了打击。 国安这个赛季成绩平平,联赛9胜6平11负,近30球,失33球,积33分,排名第八。只有在足协杯上一路过关斩将,打进决赛,最后惜败于大连实德而再次屈居亚军。 连续三个赛季排名中游,对于国安这样一支老牌强队来说是很难接受的,再加上辽足进京对国安造成的威胁。
2002年伊始,国安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董事长王军和副董事长李士林辞职,少壮派的罗宁、李建一被推上了前台,学院派的马冰出任总经理,魏克兴任副总经理,著名的红星大帅彼德洛维奇成为国安队第二位外籍主教练。彼德为球队带来了一位欧洲现役国脚级的外援巴辛,在国内转会摘牌中又胜利摘得山东鲁能队的中后卫小李明。俱乐部还发生了一些细节上的变化:俱乐部重新制订了奖惩制度,特别是奖金发放方法,使队员对胜利的渴望更加高涨。国安准备大干一场。 彼德洛维奇教导队员要 像男人一样踢球。他对队伍进行了一系列改造:阵型上较多用3-5-2,有时也变换成3-6-1,防守时再变成5-3-2;打法要求快速、简练;确立了稳固防守、力拼中场、快速反击的主导思想;进攻中讲求整体,讲究配合。前锋线上徐云龙和卡西亚诺的冲击,再加上中场邵佳一的指挥调度,后场巴辛和小李明的准确长传,源源不断的给前锋和前卫输送炮弹,国安一跃成为2002赛季甲A联赛进攻最为犀利的球队,进球数位列各队之首。赛季结束,国安15胜7平6负,进49球,失29球,积52分,与深圳队积分相同,经过抽签,遗憾的获得第三名。在足协杯上也因为轻敌未能进入八强,为历年最差。 这一年国安三少徐云龙、杨璞、邵佳一因为在联赛中的突出表现入选国家队并参加了世界杯。路姜等21岁以下队员慢慢在队伍中打上了主力,成为国安的新鲜血液。 北京足球队是在北京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下成长和壮大起来的,它也用顽强的拼搏精神和优异的成绩回报着关心和支持它的人。凭着永远争第一的豪气,北京足球将继续为首都争取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