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一些大妈占篮球场的场地跳广场舞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2.广场舞老人霸场子、殴少年,真的只是为老不尊?
3.“我老我有理”!大妈占领室内篮球场跳舞,为老不尊能教好下一代吗?
4.我们的新时代篮球场风波是哪一集
对于一些大妈占篮球场的场地跳广场舞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近几年来,中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不少,很多民间也层出不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大妈们跳的广场舞了,这也是一种文化,一种社会形态,我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国家的发展是越来越好了。
但是,在面对多数人的场所这个问题上,虽然一直在加大力度建设公共设施,惠民建筑,但是总是会有一些地方出现供求不及的问题,就近日被爆出的大妈为跳广场舞,占用了篮球场,而一些爱打篮球的年轻人就不爽了,所以,存在着一定的矛盾,那么,这种现象该如何解决,你怎么看?
我认为,大妈占用篮球场跳广场舞是有些不对的,每个公共地方都是有着专门的项目的。篮球场就应该是大篮球的,足球场就应该是踢足球的啦,而广场舞是最近今年才流行的,所以基础设施固然是跟不上的,但是可以在一些地方空旷的地方随地起舞,只要不影响到其他人便好,这就是一种好的精神文明。
但是,如果强占另有它图的地方来跳广场舞,就确实是不对了,希望大妈们可以体谅一下,他们的广场舞别的地方也可以跳,但是篮球场就是这么一个地方,没有专门的地方是打不了篮球的,当然,我们也不希望一些场所无人活动而被闲置,物就应该尽其用,才能体现除它真正的价值,如果篮球场没有人打球,大妈们可以去那里跳舞,但是如果有人的话,建议大妈们还是另选他处吧。
对于大妈占用篮球场来跳广场舞的行为,我是不赞同的。
广场舞老人霸场子、殴少年,真的只是为老不尊?
最近,一则“广场舞老人PK篮球小伙”的在全网传的非常火。不仅引发了网民的疯狂吐槽,更是引起了大V文章的疯狂报道。
事情发生在洛阳,一群大爷大妈为了跳广场舞,霸占了整个篮球场,前来打篮球的青年与其理论发生口角,随即大爷大妈们蜂拥而上,围殴了打球青年,围殴了打球青年,围殴了打球青年....
中,由广场舞大爷和大妈组成的广场舞天团,对着二十多岁的青年,上来就是一套“组合技能的释放”,团灭的画面简直太惨烈。
这件事,再次引起人们“坏人变老了还是老人变坏了”的讨论,总之,舆论的倾向性很明显:是这些老人有错在先。
于是,在基本的是非判断之外,夹杂着对广场舞扰民的愤怒,广大“吃瓜群众”走到了同一战线,纷纷给篮球小伙们讨要说法。各种关于老年人失德、广场舞老人的段子重新被扒出来,广场舞老人再次成为群嘲对象。
有一张合成的流传甚广:十年前,老人们跟小孩争抢公交,十年后,当年的孩子长大,老人们又来跟他们争抢篮球场。一张,将两代人的变与不变展示得一目了然,表达得意思也再明了不过。
这种事情报道多了,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现在的老年人“为老不尊”、“倚老卖老”的想法,可是这只不过是表象罢了。
我们有没有更深入地思考下:造成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01
网上多见“老人欺人”现象
不止广场舞。
网上报道的还有某某公交车上,老人见女孩不让座便破口大骂,女孩理论几句,老人便对其拳打脚踢,疯狂拉扯女孩头发。
还有,马路上老人不慎滑倒,好心年轻人路过,热心地询问情况。结果待年轻人把老人扶起后,却被老人反手抓住,一边吆喝路人围观,一边声称是学生将其撞倒。
社会舆论总是热衷于此类“老人欺人”的报道,甚至如春晚文艺节目、网络剧也通过表演此类情景来暗讽老人的不正当行为。
我不反对报道这类不公平现象的新闻,我也对某些素质低的老人的无理行为表示愤怒,但是我对这种只报道,不深入研究、探讨分析解决此类现象问题的行为表示反对。
因为如果只是光报道,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以后像这种广场舞斗殴、公交车不让座打人、马路碰瓷的现象还是会接二连三的发生。
我们的老年人朋友是很少玩朋友圈、刷微博的,你在网上呈一时口舌之快,虽然爽了年轻网民们,但是能引导老人们么,特别是那些蛮不讲理的老人。
而且,一味地“挖坟”式报道,还会造成一个现象:加深年轻人和老年人,两代人之间的鸿沟与对立。
老年人本来就跟年轻人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些60、70年出生的一代人,没读过什么书,一生都被Dang和组织在洗脑,属于认死理的那种;我们的90、00年轻一代,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自己的是非价值观,身上有着“自我”、“个性”、“独立”等标签。
这两类人本身就存在于两个精神世界里。现在好了,此类“情绪化”报道多了,两代人的对立、甚至“仇视”,更加深刻了。
造成的一个结果是,一提到广场舞,就有一种“你若安好,那还得了”的想法;在公交车上年轻人更加不愿意给老人让座了,“好老人”碍于面子,即使自己身体再累也不好意思坐了,但“坏老人”还是会蛮不讲理的要位子;马路上,老人跌倒了,也没人愿意去扶了,哪怕那个老人受伤也不再去管....
真到了这个地步,那我们社倡导的“尊老爱幼”公德,还有谁会去守护呢?我们中华家的传统美德还怎么去继承呢?
这都是你们这些“情绪化”报道造成的,有时间和精力去挖坟报道老人的种种不良行为,为何不多去思考下如何解决此类问题。
我相信,无论什么时候,“办法”比“牢骚”更有意义。
02
问题出在哪里
回到洛阳广场舞大爷大妈欧打青年这件事上,除了大爷大妈们理亏之外,就没有其他责任方了么,不见得。
本次的本质是对“地盘”的争夺,背后的原因是城市用地的不合理规划。
中国社会在经历史上最大的城市化变革,城市的土地价格和使用规模,因为人口的涌入,而变得金贵和稀缺。大量土地用于建造住房,而相应的配套设施却没有得到有效跟进。
这就导致了公共空间的不足,所以不同群体的需求才会产生冲突,也是导致广场舞大爷大妈争夺篮球场的根本原因。
如果管理者给年老的大爷大妈们也规划一块地,建立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让这些大爷大妈能够在那里跳广场舞,他们还会去跟小伙子们争夺篮球场么?
这种现象不单洛阳有,其他地方也有。本质而言,还是我们对老年人不太关注。
很少有人能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如果没有报道这些广场舞、公交打人、道路碰瓷,你还会去关注老年人群体么?
就像电视和广告上常播的那样:儿女平时都不会去看望年老的父母,等到老人出事了、生病了,才火急火燎的赶回去见他。连自己的亲骨肉都不够关注,还有谁去关注。
所以,才会有管理者不够重视老年人,没给老年人划分一块专有的场地。老年人只能自己抱团取暖,相互慰藉,打发退休后漫长而又无聊的时光。
为什么不关注?对社会来说,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已经不再是社会价值的创造者,而是劳动成果的享用者,所以天然地不会太在意他们,更多是处于情感的关爱。
老人们跟“社会的花朵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个社会会无时无刻不关注孩子,几乎所有好的都集中到他们身上,培养他们,因为他们是未来。社区可以没有老年人活动中心,但是不能少了幼儿园、养护中心、托儿所等。
说到底,我们社会对于老年人的生活,不够重视。我们整个社会和管理者都是有责任的。
老年人问题,是一个很沉重的社会问题。我们在揭露这个问题的同时,更应该去积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这对于整个社会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让关爱落到实处,社会才能取得进步!
“我老我有理”!大妈占领室内篮球场跳舞,为老不尊能教好下一代吗?
陕西西安的万达广场内,一群大妈霸占了室内篮球场,将其当作跳广场舞的场地,打篮球的少年们只能无奈地在旁边等着,对着门框投篮解闷。
附近的其他市民们显然也看不惯他们的霸道行为。
"孩子们好不容易离开了电脑和手机出来打球,她们却把地方占了。"
有人这样打抱不平道。
在寻找广场舞场地时,大妈们总是会想出各种奇招。
山东青岛的大妈将小区的停车位当成了自己的广场舞场地。
每天晚上他们都会在马路旁跳上几个小时,想要停车的车主只能另选他处,或者在旁边默默等着。
有人在网上分享了一段大妈们晚上跳舞的,中一辆私家车不断鸣笛,希望大妈们可以让开道路。但大爷大妈们却熟视无睹,车主只能默默等着大妈们把舞跳完。
陕西安康的大妈们则更有创意,他们霸占了一个停车场。
大爷大妈们在停车场入口拉上了横幅,横幅上写着"此处请勿停车"的字样,署名者是快乐团队,也就是广场舞大妈们组成的团体。
这显然影响了停车场的正常运营,运营方曾试图和大妈们沟通,并特意为其安排了其他的跳舞场地,但大妈们却嫌弃那地方太过偏僻,拒绝了对方的安排。
运营方和想要停车的车主不得不向民警求助,据称,警方每月都要因此出警五六次。
大妈们油盐不进,民警们多番调解,但仍收效甚微,只能听而任之。
这还不是最夸张的,杭州的孙先生曾发帖抱怨称,自己每天晚上都能听到大妈们跳广场舞的声音,而他们跳舞的地方,是杭州市区的马路。
每天晚上六点半,大妈们就会聚集在孙先生楼下的马路上,开着外放音响一起跳广场舞。
大妈们跳舞的马路位于杭州新汇路和长华街的交界处,紧贴着十字路口,这条马路并不僻静,附近有一个建材市场,每天都有大量货车进出。
晚上六点半到八点半本就是上下班高峰期,大妈们霸占马路的行为是十分危险的。
过往的车辆不敢招惹大爷大妈,只能减速绕开,居民们也敢怒不敢言。
一位在附近开店的大爷试图和她们沟通,大妈们却一股脑涌了上来,七嘴八舌地把老爷子吓得够呛。
还有一位居民抱怨自家孩子马上就要高考了,大妈们的外放每天都孩子无心看书,她曾建议对方小声一些,大妈们却说自己以后会放得更响。
她也曾向民警和交警反映过此事,但没有人愿意出警。
从陕西到杭州,广场舞大妈们都位于食物链的顶层,无论对手是居民还是警察,她们都毫不畏惧。
尽管大妈们在抢占地盘时很有创意,但篮球场还是他们的最爱。
每隔一段时间,大家都可以看到大妈抢占篮球场的新闻,这些新闻往往也会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
为啥大妈们非得紧盯着篮球场不放呢?这实际上是一个概率问题。
2019年全国体育场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总共有354.44万个体育场地,其中包含80万个乒乓球场地,82万个全民健身路径,而篮球场的数量最多,全国总共有.48万个,数量超过了羽毛球、足球、排球、田径场地的总和。
乒乓球场地的球桌太占地方,无法为大妈们提供一起跳舞的空间。
全民健身路径其实就是小区和公园里的户外健身器材,这些器材没法移动,不太适合大妈们跳广场舞。
篮球场地面平整且占地面积极大,完全符合大妈们对广场舞场地的需求,再加上篮球场数量众多,每个城市都能找到许多,这些篮球场自然成为了大妈们跳广场舞时的首选,从而引发了舆论争议。
打球少年和广场舞大妈之间之所以冲突不断,除了大妈们素质不高之外,其实也受到了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影响。
尽管我国已经有了接近100万个,但平均到每个人身上之后便微不足道了,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08平方米,为了好好锻炼,市民们不得不互相争夺运动空间。
但这一现状正在不断好转。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只有0.05平方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003年的时候,这一数字也只有可怜的1.03个平方米。
从0.05增长为1.03,再从1.03增长为2.08,运动场地不足的问题每年都在缓解。
基础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该耐心一点,随着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类似的问题必将很快缓解。
我们的新时代篮球场风波是哪一集
该剧的篮球场风波是第三集。
在《我们的新时代》第三集中大妈们正占用球场跳广场舞,而打篮球的孩子们无奈站在面前。何妙云觉得已经分配好方案,这段时间应该他们打篮球,而大妈们占用篮球场跳舞不公平,感到十分气愤。
白菁让何妙云不要生气自己上前劝说大妈们。而大妈们却蛮不讲理认为自己拿着篮球跳广场舞也算打篮球,于是两分争执不休。大妈们扔球想砸孩子们,正好砸中白菁,白菁当场被砸出了鼻血。此时马琛急匆匆跑来告诉白菁蒋大爷那边出事了,白菁又流着鼻血去了警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