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奥运会马琳VS王皓-马琳 奥运冠军

tamoadmin

1.谁有08奥运乒乓球男单决琳VS王皓的?传我。qq:1019985133.谢谢

2.王励勤和马琳,谁更厉害?

3.辉煌的二王一马时代三人连环相克?国际乒联数据显示却不尽如此

4.王励勤VS马琳,谁更胜一筹?

谁有08奥运乒乓球男单决琳VS王皓的?传我。qq:1019985133.谢谢

2008奥运会马琳VS王皓-马琳 奥运冠军

08年奥运会决赛,王皓打的既不积极主动,又畏手畏脚。马林携带打败王励勤的余威,打王皓打的有声有色,王皓的直拍横拉完全没有了声势,正反手完全被马林给压制住了,一旦马林上手,强大的正手威力,使得王皓完全被打蒙。

王皓成了奥运会的千年老二,上次面对柳承敏,以及在此前对柳承敏取得九连胜的王皓,沉闷压抑,完全兴奋不起来,相反,柳承敏的反手加力推挡,正手强大的攻势,王皓丢了乒乓球最重要的冠军。

所以虽然很喜欢看王皓的直拍横拉,但是对王皓一到大赛就犯迷糊的行为实在无可奈何。王皓的大满贯之路漫长的很,现在除了要面对马林、王励勤的压力,还要面对新人的冲击,比如马龙、许昕、张继科等等。

看来你也蛮喜欢乒乓球?那有机会可以交流一下。

王励勤和马琳,谁更厉害?

国乒不同阶段总会有不用的****带领队伍扛起大旗所向披靡的征战在世界乒坛之上,从刘国梁孔令辉的“双子星”到如今马龙张继科的“科龙大战”,大家看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乒健儿们拼搏在赛场上,为中国乒乓球队占领一座又一座山峰。

而“二王一马”这一时代可谓引领了一代球迷们关于乒乓球的最初记忆。如果说王皓稍微小一点,那么马龙和王励勤算得上是他们那一阶段相杀相克的绝对对手。马琳从1998年当上国家队主力开始就展开了他跟王励勤之间的竞争,马琳曾说他们两人大概从1996起,两个人就“扛”上了。“我和王励勤差不多时间进入国家一队,磨练了大概一两年,在国际赛场上得到一些锻炼后,一步步开始竞争起来。最开始是我们和刘国正一起竞争,到2004年的时候,王皓冲击上来,到现在,我们三个的混战也快10年了。”对于马琳这位对手,王励勤每每提及时同样感慨颇深,2005年和2007年世乒赛上,都是王励勤将马琳斩落马下,特别是在2007年男单决赛场上,王励勤更是在1:3落后情况下成功逆转取胜,但是有时候赢球并非就是好事,比如王励勤的胜利就给他之后的奥运征程埋下了不小的隐患,王励勤谈及这段时间的状态曾坦言,因为感觉自己赢了,所以就没再把刘指导以及教练提出的问题完全落实下去,接受访时,王励勤表示马琳是他最大的对手,他们也是很好的兄弟。

王励勤更厉害

只能说,此消彼长,各有千秋;

首先,共同点:都是一代乒乓名将,国家男队跨世纪时期的核心选手,更是取得世界冠军次数最多的运动员,从而为国家赢得了无上的荣誉,蜚声体坛,名标海内;其二,不同点:性格迥异,王励勤内向,不善言辞,只知埋头苦练,在赛场的临机变化差,当时极大制约了他的成长,为此男队的蔡指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心将"大力"的缺憾不足加以调教纠正,而他也逐步正视了自身,使球艺日臻完善,厚积薄发,终于锻造成当时技术心理"双过硬"的"世界横板第一正手";而马琳则天生开朗,头脑灵活,19岁就取得世乒赛的男单亚军,还和张莹莹一起摘得混双金牌;20岁获世界杯单打冠军,少年成名;在横板林立的国内外赛场,加之多次修改规则,器材,使直板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在巨大的挑战面前,他丝毫也不畏缩,凭着肯钻研,不自满,永执着的顽强意志力,赛场下苦心孤诣,挥汗如雨,赛场上斗志顽强,战术多变,在恩师吴敬平的呵护栽培下,"小马哥"的直板技术逐渐达到炉火纯青非常之高的境界,可以说"玩"到了极致,令对手"吃尽苦头","望而生畏";

其三,从技战术上看,王励勤是正手低抛发球,反手摆短过渡,为转入正手进攻创造绝佳的机会,其中远台对拉弧圈球的实力超强;马琳是正手的低抛高抛转与不转配合侧旋发球,反手推,切,挤,吸和快挑,横打招数颇多,推陈出新,正手爆冲转两条斜线和两条直线的连续性强力拉球,给其他选手尤其是外国运动员以极大的威胁,无愧一流高手;由此看出,"二王一马"时代无疑是一段不朽的乒乓,马琳,王励勤和王皓这三位我国乒乓球的"骁将""龙争虎斗"相互抗衡,为亿万球迷奉献了无数场非常经典的比赛,他们都是我们心目中体坛最耀眼的明星和永恒的英雄!

以上仅个人见解,敬请指正。

   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琳VS王励勤 我的底板是YEO,正手天极2, 是不是应该多看看马琳的技术动作呢! 马琳打球准备动作太多,跟个娘们一样 ,擦汗抹桌子转拍子……禁止拍砖。不过对于直板来说技术还是有很多我们学习的地方。 王励勤这场比赛用的备拍,应该会有影响……这就是 侧身一板过。

侧身一板过

侧身

侧切

推推推

精彩回合

精彩回合

  马琳的横打一般是主动发力的时候用,在对他反手位时还是以借力推挡为主。

乒乓网 白开水

王励勤比马琳人品稳定,马琳比不上王励勤的,王励勤和庄则栋一样都拿过三届世乒赛冠军,马琳只拿过一届奥运冠军,马琳色超过施之浩,王励勤男女处事本分之人,马琳不能比也!

王励勤和马琳是中国乒乓球男队雅典和北京两个奥运周期的绝对主力,他们在国际大赛上为中国队争金夺银立下汗马功劳,但两人同时又存在着良性竞争关系,至于谁更厉害没有太大的可比性,因为两人实力在伯仲之间主要就看临场的发挥。

虽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但是由于中国乒乓球实力太强大了,世界冠军人数又多,我们还是很现实的以是否获得大满贯来衡量一个乒乓球运动员是否成功。王励勤和马琳虽然都很优秀,但是他们职业生涯都留下了重大遗憾,王励勤9次世界杯单打之旅只有2001年进入决赛结果0-4输给萨姆索诺夫,雅典和北京两届奥运会都是止步半决赛。

马琳9次参加世乒赛单打比赛三次进入决赛,有两次非常遗憾的与冠军擦肩而过,1999年首次进入决赛遇到了刘国梁,两人打的难解难分,最终马琳在决胜局两分惜败刘国梁,2007年世乒琳和王励勤会师决赛,结果马琳3-1领先被王励勤扳平大,决胜局又是在7-1领先的情况下被王励勤翻盘成功,赛后马琳流下了遗憾的眼泪。

王励勤在世乒赛上成绩非常优秀,他获得了2001年、2005年和2007年三届世乒赛单打冠军,难度大含金量也高,而马琳获得了2000年、2003年、2004年、2006年四次世界杯冠军,比起王励勤的三次世乒赛冠军有点逊色,不过马琳2008年北京奥运会发挥出色获得男单冠军,也算是弥补了世锦赛无冠的尴尬。

王励勤和马琳在雅典奥运周期都在大赛中输过多次外战,比如王励勤世界杯输过萨姆索诺夫、波尔、蒋澎龙和柳承敏,2003年世乒赛输给施拉格,马琳2003年世乒赛输给朱世赫,2004年雅典奥运会输给瓦尔德内尔,但是在北京奥运周期两人的稳定性都很高,几乎没有在大赛中输过外战,和王皓一起撑起了中国男乒的最强阵容,两人虽没有实现大满贯但在国乒的 历史 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打法来看,王励勤是克制马琳的,这是两人技术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王励勤超强的正手能够对马琳形成足够强的压制力,抑制马琳灵活多变特点的发挥。其次,王励勤身高臂长控制范围大,技术极为扎实,对马琳的刁钻球风免疫力较强,一旦进入正手进攻的节奏,马琳很难招架。

从交手记录来看,两人不分伯仲,据说是马琳领先略胜一局(数据不详,清楚的球友请告知)。 这两个人比赛思路相当简单,就是 马琳在极尽所能耍花招,王励勤力求化繁为简。 马琳赢球一般就是爆冲或者挑打,王励勤则是坚决地压左调右,用劈长来简化比赛,降低马琳的上手质量,伺机使出无敌正手。并且王励勤护台面积大,质量稍逊的爆冲大概率可以防住,所以两个人的比赛很多时候是体力的比拼:马琳在全力跑动,试图侧身使用正手。

这就出现了我们熟悉的情况,马琳在比赛较少的世界杯和奥运会上可以赢王励勤,但在比赛较多体能消耗较大的世乒赛上三次负于王励勤。我们也可以看到职业生涯中王励勤拿了三个世乒赛冠军而没有世界杯冠军,马琳拿了四个世界杯冠军而没有世乒赛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马琳三次世锦赛男单亚军,两次都是败给了王励勤。 1999年19岁的马琳连续战胜萨姆索诺夫、金泽洙和瓦尔德内尔闯入决赛,最终决胜局以两分之差输给了鼎盛时期的刘国梁,在这之后马琳在2005年和2007年再次闯入决赛,却均输给了王励勤。其中2007年世乒琳曾一度大3-1领先,第五局7-2领先,还是被王励勤绝地反击4-3逆转夺冠。

当然是马琳!权威杂志上一篇文章说过,马琳是一百年来最伟大的乒乓球运动员!在他的运动生涯中,经历了各种变革,25分改11分、小球改大球,球材料改变、无机胶水等等等等。可他总是很快就适应新的变革,始终处于超一流水平。他把直板水平打到了极致!二王一马时代是水平最高的时代,可都没有拿到大满贯,和那个时期乒乓球规则频繁变换有极大关系!

乒乓球这种运动,专业性比较强,每天一起训练,悟性髙的运动员,经过一系列的选拔赛和专业教练指点后。竞技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相互之间比赛时,互有胜负。不能说谁一运赢。谁状态好,谁就赢。这是经过统计后得出的结果。例子数不胜数。

王励勤更厉害?二王一马对中国的贡献是巨大的,引领了独特的乒乓球时代,王皓,王励勤,马琳都是中国乒坛三剑客,在无数人的回忆马琳是中国乒坛大国手,王励勤,18年,是一个十足的70后选手,在过去20多年里二王一马的时代是伟大的,尤其是王励勤身高八尺有余,最经典的一战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击败常青树瓦尔德内尔!可以说王励勤对国乒的贡献是最大的,我想挺王励勤,但是马琳也是很有实力的国手,可以说各有千秋,但是王励勤的这项纪录无人能破!可以说王励勤更厉害!

辉煌的二王一马时代三人连环相克?国际乒联数据显示却不尽如此

中国男乒二王一马时代虽已过去,但他们无疑是中国乒乓球史上一座令人仰望和难以忘却的丰碑。他们开启了男乒以双反弧圈为特征的后现代时期,他们是时代的标杆。

王励勤,以正手大力弧圈著称,中国男乒第一次在弧圈球旋转、速度、力量等质量方面超越世界,获得16个世界冠军;马琳,中国直拍技术最全面的大师,为直拍在弧圈时代树立了双反左推右攻+横打的难以超越的典范,获得18个世界冠军;王皓,中国直拍横打体系和打法的开宗立派者,台内拧拉技术的世界潮流引领者,获得18个世界冠军。

他们三人既联手捍卫国球荣耀,又互相刀光剑影争夺各大赛事的桂冠,人们都说辉煌的二王一马连环相克,王励勤克马琳,马琳克王皓,王皓克王励勤,遂有三人都未完成大满贯的遗憾。

对于他们之间的对决,国际乒联有较为完整的国际赛事数据,我们借此数据可以一窥昔日三人白日化的争夺。下文中出现的数据来源于国际乒联,单打赛事包括世乒赛、世界杯、奥运会、巡回赛、亚洲杯、亚锦赛等,其中四大赛事是: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巡回赛总决赛。

一、王励勤 vs 马琳

2003年至2012年两人共对决24次,各赢12次,其中包括以下四大赛事中的对决记录:

2003世界杯男单半决赛 马琳4-1王励勤

2004年巡回赛总决赛决赛 马琳1-4王励勤

2005年世乒赛男单决赛 马琳2-4王励勤

2006年世界杯男单半决赛 马琳4-0王励勤

2007年世乒赛男单决赛 马琳3-4王励勤

2008年奥运会男单半决赛 马琳4-2王励勤

2009年世乒赛男单半决赛 马琳3-4王励勤

两人可谓棋逢对手,王励勤弧圈技术实力雄厚,护台范围大,常能化繁为简,马琳变化多端,前三板甚好,算计严密,两人相遇胜负难料,取决于进入谁的节奏;若进入王励勤的节奏,强大的正手弧圈,身高臂长的大范围控制,扎实的各项技术功底,委实可以压制马琳;若进入马琳的节奏,绝佳的台内小球控制,凶狠刁钻的前三板,防不胜防的侧身暴冲,王励勤纵有千般本事也难以发挥。王容不得马侵犯自己的世乒赛后花园,马容不得王在自己的世界杯和奥运会领地称雄,刀光剑影多少年,终是让各自的大满贯梦想成为泡影,真是应了《红楼梦》里的那句话: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二、 王皓 vs 王励勤

2002年到2011年两人共对决24次,王励勤赢得其中10次,王皓赢得14次,从时间段上看胜负表现截然不同:

2002-2006年对决11次,王励勤9胜2负

2007-2011年对决13次,王 皓12胜1负

包括以下四大赛事对决记录:

2004年奥运会半决赛 王皓4-1王励勤

2004年巡回赛总决赛半决赛 王皓0-4 王励勤

2006年巡回赛总决赛八强赛 王皓4-1王励勤

2007年巡回赛总决赛半决赛 王皓4-1王励勤

2009年世乒赛决赛 王皓4-0王励勤

前五年2002-2006年胜利的天平几乎在王励勤这边,当时正是他的鼎盛时期,而王皓彼时反手的穿透力和正手的攻击力尚在提高完善中,很难攻破王励勤的铜墙铁臂,也难防得住他的大力弧圈之矛;后五年2007-2011年胜利几乎一边倒向王皓,此时的他拥有世界第一反手,而在超强反手掩盖下是他被人低估了的至少排进世界最强前五的正手,他用反手压制着王励勤让其很难发挥正手大力弧圈,即便正手对拉,已不处于下风,胜负可见分晓。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弱!

三、马琳 vs 王皓

双方从2002年到2013年共对决25次,马琳赢得16次,王皓赢得9次,其中四大赛事对决如下:

2002年巡回赛总决赛八强赛 王皓4–3马琳

2004年世界杯半决赛 王皓0–4马琳

2007年巡回赛总决赛决赛 王皓2–4马琳

2007年世乒赛半决赛 王皓2–4马琳

2008年奥运会决赛 王皓1–4马琳

马琳与王皓对决明显占据上风,大赛更是如此。王皓的球路以攻开道,以攻定胜负,不善防守,不善周旋,而马琳以变制胜,发球精湛,抢攻凶狠,守功了得;王皓和马琳对决一来并不能轻易上手,尤其是在许多情况下吃不准马琳的发球,即便上手,球的质量也打了折扣;二来王皓喜欢甩开来两面拉打,自己舒服就赢球,球路实在,马琳则是尽力让对方难受,控制球,恶心便扭到对方就赢球,球路变化多端;三来王皓在心理层面上或许的确不及马琳,马琳确为大场面而生,即兴能发挥,手感无人能及,落后能咬住,一分一分算计回来,对方顺手时,总能想办法恶心到对手。

三位大师级球员各有所长,各有特点,鲜明深刻,龙争虎斗,势均力敌,精彩纷呈,是国乒波澜壮阔的 历史 画卷中最华丽的篇章,为国人为世界奉献了一幕幕精彩的比赛。所幸的是,他们是中国自家的球员,否则那必是世界乒坛天昏地暗血雨腥风的缠斗。

王励勤VS马琳,谁更胜一筹?

战绩

各有千秋 难分伯仲

从19亚洲杯男单决赛,闪耀着光芒的王励勤被马琳击败,马琳从此被列为重点队员,而这次并不算太重要的比赛也成为了“马王时代”的开端。

回顾过去的十年,王励勤和马琳这对最著名的对手曾经一起走过了很多艰难,也为世界乒坛奉献过无数次精彩的对决。而这样的纠结,被很多人看成是一种宿命。

2000年悉尼奥运会,同样为新星的马琳和王励勤双双败给了刘国正,没有获得奥运会单打的参赛资格。一些的王励勤却率先拿到了奥运会的男双金牌。2004年雅典奥运会,王励勤和受伤后的闫森输给了马琳和陈玘,马琳有了自己的第一枚奥运会双打金牌。

雅典奥运会后,“马王”在一系列赛事中碰撞,其中最为戏剧性的就是2005年、2007年、2009年的三届世乒赛,王励勤三次夺冠,马琳三次屈居亚军。同时,马琳四次勇夺世界杯男单冠军,王励勤则总是在世界杯赛场上落败。

2008年北京奥运会,王励勤和马琳再次狭路相逢,在半决赛中两人再次碰头,这次马琳在比赛中指出王励勤的球板有问题,拿着备用板的王励勤不敌马琳,而马琳随后在决赛中战胜队友王皓,成就了自己的最高梦想——奥运会男单冠军。

性格

马琳算计 大力大气

赛场上的马琳出手坚定,球很巧很精,经常能够打出一些很匪夷所思的球。而王励勤则表现得很“大气”,很像是一位勇士拿着大刀砍杀对手。所以,在队里有种“马琳算计,大力大气”的说法。有人说,马琳的直板打法秉承中国队的传统又带有创新,而王励勤的打法是欧式的改良。

马琳外向开朗,面对这么多次竞争,尽管每次都刻骨铭心,但他说:“有上的时候,也有下的时候。”王励勤性格内向腼腆,面对激烈的竞争,王励勤的反应通常都是沉默,少话,专心于训练。

在队友的眼中,马琳和王励勤两位“大哥”都是超级明星,但两人给人的感觉很不同。“马琳是直板单面打法,这种打法对步伐和技战术的要求极高,因为进攻和防守的手段都有限,所以精确的计算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就是取胜的关键。还有就是马琳的手感超好,使得他在网前的小球特别刁钻。”而谈到王励勤,队友们的感觉是实力雄厚。“和大力打球就是很痛快,他力量足、技战术清晰,虽然变化不多不快,但球路很正。一旦让他抓到了你的弱点,除非你自己能迅速摆脱,否则你会被打得很惨。”

心理

一个狠 一个稳

心理素质是乒乓球大赛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几乎所有顶级对决,选手的心态都起到了决定作用。而作为常青树,马琳和王励勤的心理素质的确过硬,两个人各有千秋。

马琳有股狠劲,他从不轻易认输,这使得他更加容易取胜,但心思灵活,易受场外因素干扰是马琳的不足。马琳更像是团体赛中的“奇兵”。而王励勤则善于打硬仗,在以往的世乒赛团体赛中,王励勤被派出打第一场和关键场次的先例不少,很像团体赛中的“排头兵”,但他在比赛中不善于变化,有些过于求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