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想知道挡拆是怎样的一种打法,需要注意什么
2.挡拆是什么?带球撞人和阻挡犯规有什么区别?
3.篮球挡拆战术讲解
4.挡拆战术详细介绍
我想知道挡拆是怎样的一种打法,需要注意什么
从理论上讲,破挡拆并不难,只要防守球员横向移动速度够快。然而挡拆却成为当今最具实效的配合打法之一,无论是超级球星还是普通的球员,都可以通过挡拆来完成高效率的进攻,整体防守强如火箭,个人防守强如科比,无不在挡拆配合面前吃憋。其实球迷无需对挡拆配合谈虎色变,世上没有绝对的固若金汤,自然也没有绝对的无坚不摧,任何一个NBA教头胸中都藏有无数的对策,余不才,愿为论坛诸君试解一二以破之。挡拆也是基于无球掩护的一种高级变化,一挡一拆之间暗藏杀机。欲破挡拆,必先识破挡拆的目的。挡拆的大目的无外乎两个,其一是为持球队员制造进攻空间,其二是形成错位防守。围绕这两个目的,一挡一拆可以演化出很多不同的套路。为什么两个后卫之间很少进行挡拆配合,为什么大中锋和大前锋之间很少进行挡拆配合?因为这种换位的意义不大,无法形成身高或者速度上的落差,所以尽管他们之间彼此无球掩护并不少见,但是发动挡拆配合的情况就相当罕见了。是故,挡拆配合多发生在高位,发生在高大球员与小个球员之间。要防挡拆并不难,难点在于识破挡拆的目的,也是就对手是否拆,怎样拆。以火箭队为例。当姚明盯防的球员去高位做掩护,对于姚明来说,这时就有一个战术性的选择:防出去堵小个球员或者收缩在篮下预防高大球员空切。擅长挡拆配合的球队往往对于对手的防守策略反应极快,姚明追防出去,对方可以分球给掩护球员空切,姚明收缩不动,对方仍然可以分球给掩护球员高位跳投或者自己直冲篮下,无论姚明动或者不动,他都处于相当被动的不利局面。轮转换位的速度和预判对手的进攻重心,是防守者取得先机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后者。每一次都准确揣摸对手的心思是不可能的,精明的防守者必须意识到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挡拆之后的双下是最糟糕的结果,两害相并取其轻,无论对方拆或不拆,全力夹击威胁最大的那一个。对于姚明来说,就是在控制小斯(托马斯)与控制纳什(巴播撒)之间做出抉择,掌舵人虽然是范甘迪,但是球员也必须对球场上的变化足够敏锐。防守方往往根据对方掩护球员的技术特点来选择防守策略,对于中远投准的,姚明一般会试探性的夹击持球者,然后迅速移动到对方掩护球员身边,对于空切能力好的,姚明一般很少防出去,而是留守篮下,若是遇到又能投又能突的,姚明就只有依靠自己的经验取舍轻重了。挡拆必然是有其目的,破坏了其原部属的目的,那么破挡拆就成功了一半。把对方的选择性限制在最低,甚至集中在一个点,这样一来,对手就由一支球队变为一名球员,只要本方能够保证进攻成功率,在必要的时刻突然改变策略冻结对方这一点,就足以打乱对手的全盘部署,那么挡拆将成为对手自己的陷阱。破挡拆切忌顾此失彼。姚明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想防出去怕内线空虚,想缩在内线怕对方中远投,姚明只要一犹豫,对手的挡拆就基本上成功了——高位掩护发生,己方只有一名球员根本无法控制对手的或突或传或投。结果就是本方千疮百孔,对方多点开花。姚明面对挡拆配合永远是被动的,因为他的横向移动速度不够快,而且体能不够折腾,无论姚明怎样积累经验,他都很难改变自身素质。也就是说,姚明很难仅凭队友轮转换位和自己的预判成功的防守挡拆配合,对于姚明来说,最好的防守策略就是反击,在进攻段用去高效率进攻打击对手,回到防守端放对方的大个子中远投。影响防挡拆效果的不仅仅是大个子,作为防御第一线的外线球员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挡拆能否形成,关键在于盯防持球者的这名球员的站位以及敏锐性。高位掩护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持球者横向扯动,另一种则是纵向快速突破,防守球员必须在盯防持球者的同时,还要留意对方掩护球员的站位,往往他只能通过队友的提醒,不过有些时候他们也会稍微侧身故意给持球者提供通道以避开掩护者。不过,追还是堵,亦是他必须面对的选择。夹击或者错位防守,这时候需要队员之间绝对的默契,目标是破坏拆的时机。科比也许是一个非常出色的防守者,但是他在挡拆面前的敏锐性相当低,甚至可以说是天真,而挡拆恰恰是对付他这类型防守球员的法宝。其实,能打好挡拆配合的,一般都擅长分解挡拆的套路,而防不好挡拆的,也往往打不好挡拆。姚麦之间的挡拆配合如凤毛麟角,因为姚明不擅长短距离冲刺而且麦迪的突破速度也不突出,火箭队比较会打挡拆配合的是霍华德配麦迪、海耶斯配麦迪,一个中投,一个空切,如果姚明掌握了二者的优点,那么也有助于他防守挡拆,如果阿尔斯通们掌握了麦迪的分球技巧,同样有助于他们防守挡拆。
挡拆是什么?带球撞人和阻挡犯规有什么区别?
“挡拆”是指两名队友之间的配合,一般表现为,1人持球进攻,另1个无球的队友过来进行掩护,挡住防守持球人的对手,并在持球人摆脱原防守人后,无球人向持球人的反方向移动,这时,持球人可根据防守的情况,选择自己继续持球进攻或传球给无球人。
“带球撞人”与“阻挡犯规”的区别主要在2个方面,第一,防守人是否移动,第二,是否正面碰撞。在合理冲撞区外,如果防守人已经站稳了位置(即不是移动状态),进攻队员与之发生正面的碰撞,即为带球撞人;如果防守人还处在移动状态,或者站稳了位置,但与进攻队员发生的是侧面碰撞,即为阻挡犯规。
篮球挡拆战术讲解
挡拆战术可以简单理解为挡和拆,挡就是掩护,拆就是掩护后拆开、切入。挡拆可以演变成很多种不同的套路,比如说控球者A分球给另外一名队友B,然后A立刻加速摆脱防守球员尽可能的向篮下移动,B在最适合的时机将球回传A,A完成上篮或者投篮得分。这也是从空切演变而来的。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 篮球 挡拆战术讲解,欢迎阅读!
篮球挡拆的分类:
1.高(低)位挡拆
控球选手尽量控球靠前,使防守队员退到3分线上,这样可以便于内线选手快速过来挡。内线选手用面对外线防守队员的 方法 挡拆,而控球手要果断的贴着内线选手身后突破进去。当控球手一经过内线选手身后,内线选手应当立即已靠近篮板的那只脚做后转身,将盯防控球手的防守队员卡在自己身后,并相篮板移动,随时准备接到传球。这时如果一开始盯内线选手的防守队员跑去补防控球队员,择控球队员应立即将球传回到内线选手手中,因为内线选手已经相着蓝框移动了,而且这时离他最近的防守队员已经在自己身后了,你就可以轻松的上篮得分了,而如果那名防守队员没有上前补防的话。控球手则可以选择投篮,或自己上篮。最后高位就是远离篮筐的挡拆配合,低位就是靠近篮筐的挡拆配合。
2.掩护挡拆
得分后卫和小前锋会在大前锋和中锋的掩护下跑到空当,这时候传球给空当的人就OK了。
篮球挡拆战术讲解:
空切的问题是遭遇防守球员压迫防守,根本无法顺利接到B的传球时候的进攻时机无法出现,这个时候挡拆的配合呼之欲出。即B球员从接球到分球给A球员的时段的位置应该给A球员造成单挡的机会,令A球员可以出现一个半环绕B球员跑动,并且依赖此跑动摆脱防守球员形成短时间的无人防守从而完成进攻。
拆挡的雏形已经足以应付大多数的半场比赛,但是也有很多战术可以解除,比如说利用夹击来解除挡拆战术是常见的一种战术。对于防守球员来说,针对拆挡的最佳策略莫过于错位,无论两名进攻球员如何反复进行牵制,两名防守球员相应的不停更换自己的盯防对象,进攻球员就会受到很大的压制,即便依旧会有拆挡的成功完成,流畅性的影响和失误率的上升也无法避免。
如果要追究更高层次的拆挡战术配合,就会涉及到球场上的第三名球员,当B球员接球准备分球给A球员时刻,由于防守球员的同步错位行为导致无法完成成功拆挡。此刻,无球的进攻球员C应立刻向A方向跑动,A和C互相错位的同时给对方做一个单挡,并且在担当完成后,A和C同时下底向篮筐方向移动。此刻,防守A或者C的两名防守球员会因此单挡而有瞬间的影响,而对于此刻持球的B来说,就会有两个选择:分球给A或者C,完成进攻的成功率就会上升。而在爵士的三人拆挡中,马龙担任这个B的角色较多。斯托克顿和霍纳塞克除了利用互相拆挡以外,还有一些较为复杂的利用中锋或者小前锋的移动进行的拆挡。
一种战术一旦成为经典,演练成熟就可以吃遍天下,可是拆挡挡拆战术在防守方身高优势明显的情况下就很难产生流畅的效果,爵士利用的就是马龙优秀的高位能力和斯托克顿快速的移动以及霍纳赛克稳定的射篮,形成挡拆的三人核心,带动全队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轮盘体系。挡拆战术繁琐复杂,变化至少有不下30种,非短篇所可以全盘描述,因此列举其中较为精髓部分而且贴切爵士的战术进行简单分析如上。
挡拆的精髓更多的是在拆,也就是拆球,把对方的防守拆开,拆散。前面说到了挡,那么拆就是从挡开始的,在队友为A挡人,背人的时候。A选择另一个方向的带球,那么要是在一防一的状态下,对手的另一名队员势必会跟上来进行补防。而我方的队员是处于静止不动状态的。因为篮球规则里挡拆的时候,掩护球员是不给移动的。那么如果是A在控球,就会面对两个的防守,或者造成包夹。而在A吸引两个防守队员防守的时候,A方的队员通过快速移动和跑位,就能够获得空位投篮的机会。在这个时候A就及时的把球分给他,使其投篮命中。这就是拆球,在NBA联盟里,很多情况都是用一对一防守,联防基本没有,所以当拆的战术是经常使用的。而当拆战术发挥的好坏,那就直接取决于控球队员的能力和水平问题,一般控球队员都是属于联盟顶级水平的,比如纳什、德隆等等。
挡拆战术详细介绍
最佳答案
篮球基本战术(1)挡拆
1. 单挡切入
篮球课上老师讲过的最简单的挡拆配合,最简单的就不说了,下面的一个战术就是由四号位单挡之后切入篮下造成的进攻机会.
1.单挡切入
2单挡切出
霍二叔和后卫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战术,其实就是切入的翻版,简单说,拆开后不是往篮下移动,而是向外移动通过后卫突破造成的外线空间寻求跳投的机会.
现实中由于四号位队员挡人不严,导致了战术执行并不完整,变化来自1号提前传球然后空手切入,而四号位球员在动作后直接跳投.也可以地板传球给1号上篮.
2.切出
3挡拆
这个就是对于时机的把握了,防守挡拆时如果守方企图包夹G的时候,可以考虑在挡拆形成之前提前结束挡人,迅速移动到篮下形成机会.简单明了,不是么?
现实中三号位球员冲入篮下之时左侧防守球员补位造成左侧底角被放空,3-Point!这个战术的前提是防守球员不是用的1on1而是积极的包夹持球的1号.
3.挡拆
简而言之,挡拆的最大作用就是人为造成防守队员失位,为本方进攻提供空间.那么,谈下一话题:
高质量的防守往往不能提供单挡机会或者有球挡拆的机会.如何解决?
……………有那么点意思的战术提高线……………………………………………
如果已经习惯了对有球队员的挡拆,恭喜你,你已经为这个团队做出了第二直接的贡献,(当然,第一直接的还是那个不管用什么方法把那个该死的皮球放到篮子里面的人).可是表忘了,it’s takes 5ive!!!!!
无球挡拆的方式有很多,通常无外乎内-外 外-内 内-内几种,最常见的还是内线队员给外线队员做无球掩护,这个掩护可以是一人,两人,甚至是三人.
战术1:
4.高低位无球挡拆
一种比较常见的变化是二号位球员接球运走清空篮下,五号位切入攻击.
战术2:
5.双挡空手切入
这个战术变化比较繁琐,但是战术的发动是开始于二号位利用内线队员的双挡从底线绕行到强侧,我借此只说明一点,空手大范围转移的时候往往需要多人帮助进行无球挡人.
有些时候双挡可能还代表了一种无奈:挡人的球员可能仅仅是路人甲级别的球员,而不得不满场飞奔寻找机会的是所谓的key-player,关键球员.我们只要时刻注意到一点:当队友从你身边跑过去的时候要下意识的为他把路开好.
二号位绕行到强侧接球之后接一号位传球从中路突破,吸引内线包夹之后分球弱侧的三号位球员,三分结束.
这个战术的变化之一是二号位球员直接选择急停跳投(华丽的变身为R.汉密尔顿),或者坚决的突破向内线分球.
战术3 常见的第四节发半场球战术
6.半场发球
这不是一个进攻战术,所使用的目的仅仅是让球最终被最应该得到的那个人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