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运拳击里的规则有哪些?
2.历届奥运会的中国首金是谁?
3.铁人三项的比赛规则是怎样的?
奥运拳击里的规则有哪些?
在奥运会拳击比赛中,所有运动员都必须佩戴护齿、硬质塑料护裆和护头。护头是由比赛组织者提供的经国际拳联批准、认可的护头。如运动员自备护头,必须在比赛前经仲裁审验、批准后方可使用。比赛第一天上午,所有参赛运动员都要体检、称重。在比赛过程中,只要求当天参赛的运动员参加体检、称重;从称重到比赛开始不得少于3小时。
比赛
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只进行男子拳击赛。拳击比赛由两位选手在方形拳击台上进行。在业余拳击比赛中,比赛的目标是通过击打对手获得点数或造成对手无法继续比赛。
拳击手必须佩戴拳击手套,只允许用握紧的拳头击打对方腰际以上侧面、正面部位。在悉尼奥运会中,每一场拳击比赛包括四个回合,每回合二分钟,每回合之间休息一分钟。以前的奥林匹克拳击赛每一场三个回合,每回合三分钟,但医学报告表明新赛制能减少拳击手在比赛中所受的身体伤害。
得分
铃声响起,拳击比赛的一个回合就开始。拳击手相互逼近,企图有效击打对方得分。用握紧的手套拳峰部位对对方身体合理部位一次清晰有力的击中,得一分。有效击中部位包括对方头的正面和侧面,腰际以上上体的正面和侧面。对臂部的击中无效。对有效击中部分的击中如果裁定不构成打击力量,则不得分。
由5人评判小组来决定击中是否得分,电子记分系统将确保只有在五名评判员中的至少三名裁定得分时才记分。每一个评判员面前有两个按钮,一个按钮代表一个选手。当评判员认为选手对对手有一次有效击中时可按一下相应当按钮。只有至少三名评判员在相互相差不到一秒的时间之内按下同一按钮,记分系统才记分。
拳击手一次有效击中可得一分,点数通过电子系统计算。当两位拳击选手在近距离搏斗中快速连续相互击打对方时,每一方都无法实施有足够打击力量的击打。这时候,评判员可等到近战结束,给占优势的一方得一分。
在拳击比赛结束时,合计每个评判员所给的点数,获得多数评判员评定的点数较多者被宣布为优胜者。如果两位选手的最后所获点数相同,评判员将通过评定哪位选手在比赛场面上占优或体育作风较佳来决定优胜者的归属。如果评判员在衡量这些因素后评定依然持平,这是他们可以转而考虑选手的防守技能来作出最后评定。
(击)倒地和(击)倒地不起
在一场拳击比赛中,拳击手在被击中后脚以上身体的任何其他部分接触台面可判为倒地。在被击中后身体部分跌出围绳以外或体力不支依靠或悬挂在围绳上,或者在受到重击后,虽然可以站立但被台上裁判员认为无法继续比赛时,选手都应被判为倒地。当拳击手被击倒后,场上裁判开始从1到10数秒数。现在已用电子数秒设备,每数一次设备会发出一声嘟声,但是台上裁判经常自己来数秒。台上裁判在数秒时要求保持一只手在倒地选手的面前,用手势表明数秒的数字。在数到10秒后,如果倒地选手依不能起立,可判对方击倒对手获胜。
即使倒地选手立刻站立起来,也不能继续比赛,他必须先接受台上裁判员的8次数秒。在数秒到8后,在认为比赛可以继续时,台上裁判员会命令“开始”继续比赛。如果被击倒选手在站立起来后再在无击打情况下再次倒地,台上裁判员开始一次8次数秒。
倒地并正在被数秒的选手只有在决赛的最后一个回合结束铃声响时才可以被终止数秒,避免被判失败。在其他回合和比赛中,台上裁判员在铃声响后继续数秒。
如果双方同时被击倒地,台上裁判员同时数秒,只要一方保持倒地,继续数秒到10。如果双方在数秒到10时都不能站起,这时比赛结束,倒地时间以前为止获得点数最多者胜出。
认输
在其他情况下,包括因为选手不能承受重击,或者选手不符合比赛资格以及选手退出,台上裁判员可结束比赛,宣布对方为优胜者。这些情况多半是由拳击对抗时的伤害引起。除了台上裁判员外,在场边的助手可以决定选手是否能承受重击而向场内抛毛巾表示弃权。
犯规
拳击手犯规时,他将面临告诫、警告或最严厉的处罚,取消比赛资格。对同一种犯规定两次告诫等于一次警告。三次警告,无论是否针对同一种犯规,就会导致取消选手的比赛资格。常见到犯规包括:击打对方腰线以下部位,抱住对方,用手臂和肘部挤压对方的脸部,把对方的头往围绳外压,张开手掌击打,用掌背击打,击打对方的头颈后部以及躯体的背部。其他的犯规有消极防守,在场上裁判员命令“分开”时不后退一步,语言冲撞台上裁判员以及在台上裁判员命令“分开”后马上击打对方。
(拳击)体重级别划分
2000悉尼奥运会拳击比赛包括12个级别。体重级别的划分和限度如下:
级别体重
次特轻量级 48公斤级
特轻量级51公斤级
最轻量级54公斤级
次轻量级57公斤级
轻量级 60公斤级
轻中量级63.5公斤级
次中量级67公斤级
中量级 71公斤级
次重量级75公斤级
重量级 81公斤级
最重量级91公斤级
超重量级91公斤级以上
其他规则
1.如果任何一个拳击手在一个回合内接受三次数秒获一场比赛中接受四次数秒,台上裁判员可以终止比赛,宣布对方为优胜者。
2.如果台上裁判员在比赛的第一个回合由于选手眼部受伤或类似的原因终止比赛,对方胜出。但是,如果台上裁判员在第二或第三回合由于上述原因终止比赛,将通过累计到此时为止评判员所给的点数来评定比赛的优胜者。
3.参赛的选手要求在第一回合开始之前和比赛结果宣布后相互握手,表示友好。参加奥运会拳击比赛的选手年龄必须不小于17岁,不大于34岁。
4.参赛选手下巴禁止蓄有胡须,上唇胡须最长不能超过上唇缘。
5.每一场比赛之前,医务检查官必须声明参赛选手的健康状况是否适合参赛。在比赛中,有三名医生在场边,任何一位医生在认为依据医学上的理由有必要终止比赛时可以终止比赛。
拳击台
比赛用的方形拳击台面积为6.1平米,四周有围绳。拳击台表面由拉展开的帆布组成,帆布下面有软垫层。整个拳击台面延伸出围绳的面积为45.72平方厘米。
拳击台的每一边的围绳由四根平行的绳子组成。离拳击台地面最低的绳子有40.66厘米高,两道绳子间的高距为30.48厘米。
拳击台上的四角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参赛时拳击手可使用的台角是红色和蓝色,其余两个中立角为为白色。
赛程安排
参加奥运会拳击比赛的选手将被任意成对编排,不考虑他们的排名。用单一淘汰制,胜者进入下一轮,败者被淘汰出局。选手通过初赛,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进入决赛。半决赛的胜者争夺金银牌,两个败者都获得铜牌。
历届奥运会的中国首金是谁?
■年洛杉矶: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参加奥运会。中国的许海峰在开赛的第一天便获得了男子慢射的金牌。这枚金牌不仅是洛杉矶奥运会的首枚金牌,它更是新中国在奥运会上的首枚金牌。
■1988年汉城:本届奥运会中国惨败而还,几个优势项目全线崩溃。幸好有跳水挽回了局面,16岁的跳台跳水选手许艳梅,为我国夺得本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
■1992年巴塞罗那:本届奥运会中国选手在开赛的第一天便夺得1金3银,其中庄泳以54秒64的成绩击败了世界纪录保持者美国选手汤普森,夺得女子100米自由泳金牌,这也是中国在游泳项目上的第一枚奥运金牌。
■1996年亚特兰大:本届奥运会第一天,中国代表团便喜获两金两银,暂居奖牌榜榜首。在女子柔道72公斤级以上的决赛中,孙福明勇挫古巴名将罗德里格斯,取得第一枚金牌。
■2000年悉尼:中国运动员共有3人12次创8项世界纪录,6人11次创11项奥运会纪录,创下了参加历届奥运会金牌数和奖牌数的最高纪录。首次参加奥运会的陶璐娜,便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中国代表团夺得本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
■2004年雅典: 在雅典奥运会上,杜丽为中国代表团射落首金。比赛结束后戏言只喜欢吃大馒头的这个可爱的小姑娘,并没有放弃努力。当时她在雅典夺冠,只有22岁,如今她依然奋斗在备战北京奥运会的战线上。按照赛程安排,杜丽很可能再次出现在北京奥运会第一块金牌的赛场上。
铁人三项的比赛规则是怎样的?
铁人三项运动(triathlon)是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属于新兴综合性运动竞赛项目。比赛由天然水域游泳、公路自行车、公路长跑三项目按顺序组成,运动员需要一鼓作气赛完全程。2000年成为奥运会项目,2006年成亚运会项目。
随着这项运动的广泛开展,铁人三项运动产生了下面几种距离的比赛:
奥林匹克标准距离(51.5公里):游泳1.5公里,自行车40公里,长跑10公里。
超长距离(225.195公里):游泳3.8公里;自行车180公里;长跑42.195公里。
长距离(148公里):游泳3公里;自行车120公里;长跑25公里。
短距离(25.75公里):游泳0.75公里;自行车20公里;长跑5公里。
铁人三项比赛是技巧和耐力的严峻考验,这种艰苦的比赛包括3个部分。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的铁人三项比赛由1.5公里游泳、40公里自行车和10公里的长跑一起组成。铁人三项比赛的运动员在不同项目之间不能停顿,一项比赛到达终点后就要立即进入下一项比赛的起点。
竞赛
男子和女子的铁人三项比赛都是一次性的在同一个路线上分别举行。最棒的男子运动员要用1小时50分钟完成比赛(游泳20分钟,骑自行车1小时,长跑半小时),而最好的女子运动员要比男子运动员多用12分钟。第一个完成全部三项比赛的获得冠军。
游泳
游泳是三项赛的第一项,在悉尼奥运会上将设置一座浮桥,运动员们从浮桥上同时跳水出发。他们要沿着由浮标和绳索标志出的三角形路线前进,如果有人抄近道就会受到处罚。运动员可以用他们喜欢的任何姿势游泳,但实际上所有的运动员都选择自由泳。
自行车
从水里上岸后,运动员要马上转入自行车的赛程。在自行车赛段中,整个赛程必须骑自行车完成。但是如果车胎出了问题,运动员可以带车跑到换胎站换胎。一般来说,运动员必须自己换胎,但是悉尼奥运会专门训练了人手来完成这项工作,他们被分配在沿着赛道的6个换胎站里服务。直到1995年,奥运会都禁止自行车手借助前面选手的气流前进,因为人们认为这样做对前面的选手是不公平的。骑手必须设想一个长10米、宽3米的长方形环绕在周围,作为气流区。他们不能让自己的气流区与其他运动员的重叠,除非要超车。但是执法机构发现要执行这一规则有极大的困难。所以1995年他们废除了这条规则,让骑手们自由的互相借风。但现实中骑手们中间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约束着每一个人不去借风,任何人打破规矩很快就会失去别人的尊重。
长跑
长跑赛段最重要的规则就是运动员必须用自己的双脚完成全部比赛。这一条听起来显而易见,但是在一些令人难忘的铁人三项比赛中,尤其是最艰苦的夏威夷铁人三项赛中,有一次美国选手朱丽·摩斯最后就是爬过终点线的。这种情况不能在奥运会上发生。
换项
在紧张的比赛过程中,一名运动员从游泳换到自行车或者从自行车换到长跑所用的时间至关重要。所以规则规定在换项区域里的运作要受到严格的监控。运动员在换项区域内不能阻止其他的运动员,或者侵犯他人的竞赛设备。他们必须使用指定的专用自行车架,完成自行车赛段后再将自行车放回原架。从运动员将自行车从架上取下时起直到完成自行车赛段并将自行车放回原架时止,运动员必须戴好头盔以保证安全。运动员必须在指定的区域或者起始线处上下自行车,在换项区域内不得骑车。
最后,禁止任何人或者不适当的暴露身体--这条规则看似简单,但当运动员快速从水中上岸,脱掉防水衣、戴上头盔、套上鞋子,还要从架上取下自行车,“事故”常常会在这时发生。运动员的目标是在30秒以内完成换项的工作。
处罚
比赛期间,运动员不能互相阻挡或妨碍,更不能恶性竞争,做出危险动作。如果运动员在游泳比赛中犯规就要被罚在游泳赛结束后停留30秒再继续比赛。如果在自行车或者长跑赛段中犯规,裁判可能出示黄牌警告。这时运动员必须停止比赛等待裁判警告后才能继续。如果严重犯规或者多次犯规,运动员就会被红牌罚出赛场。两张黄牌积累就会得到一张红牌,红牌自动罚下。规则鼓励裁判在比赛中前摄性的警告以阻止犯规的发生。但是他们不必在出示第一张黄牌以前警告犯规的运动员。当然规则的重点是保证比赛顺利的进行,裁判介入的越少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