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足球这般差原因何在?
2.中国足球没有职业化之前是亚洲一流球队,为何职业化后变为二流又成三流?
3.谁能客观评价下中国足球现状
4.从局部到整体,足球职业化背景下鲁能青训咋样呢?
5.荷兰足球的球员号码
中国足球这般差原因何在?
1.足球的特点
足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力量、技术、体力、技巧、配合结合得完美无缺的运动。如果只拥有其中一方面的实力,是肯定不行的,因此,足球并不好搞上去。所以说,让足球变强是十分有难度的。而且,我们是亚洲人,根本不适合练足球。
举几个中国的传统强项你就明白了。
乒乓球、跳水:
完全的技术活。只要把那个项目的基础技术搞好了就行。根本不需要力量发面有很大的优势。
举重:
完全的力量活。与乒乓球相反。只要把力量方面搞好就行。说白了,这种项目,你找个搬运工训练10年,就是世界第一了。
篮球:
身高优势。其实,中国的篮球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像姚明,10岁之前练球都没碰过。但他有身高优势,球队只管身高,不管技术。有了身高,技术再糙都可以连上去,篮球技术的话,只要有专人教练教,提高的很快的。
你看看这组数据就能明白:姚明:2.26米,NBA第一身高。
易建联:2.13米,跟魔兽霍华德差不多了。
孙悦:2.06米,和好多大前锋一样。
从这组数据不难发现:其实,篮球完全是靠身高。
110米栏:机遇。
不得不说,在黄种人中,刘翔绝对是百年难遇的旷世奇才。中国的确捡了个大便宜。
顺便要说一下:足球是11个人的运动,不能像乒乓球一样,是单打运动。必须要有团队配合,不能像乒乓球似的,一个球员好就行了。
2.百年阴影
也许大家你会问了:既然举重这些项目这么好练,为什么外国不发展呢?
因为外国根本不重视。
那中国为什么要重视呢?
说白了,就是永远抹不掉的百年阴影。
一百年前,我们被称为“东亚病夫”,经济实力底下,成为别人的殖民地,体育更是差、差、差。这段岁月,着实让中国人感到很没尊严。
但是,乒乓球这些项目容易发展,于是,在中国很快发展起来。
这些项目,又为中国在奥运会上夺金夺牌,这是中国人的自信就找回来了。
于是,中国政府开始大力发展这些冷门项目,因为这些项目可以为中国夺金。中国人认为成为一个真正的体育强国,只有在奥运会上夺金牌。而跳水这些项目,极容易,项目有很多,可以夺更多金牌。所以更加发展这些冷门项目,就逐渐把足球这个世界地运动忽视了。正是中国对体育带有这种功利色彩的情感,才导致无法夺得金牌的足球项目被忽视,跳水等可以得牌的项目越来越受欢迎,成为中国人民的骄傲。说白了,政府只是把体育当成向外国炫耀,提高自己国际地位的工具罢了,根本没做到“群众体育”。
3.教育制度,教育思想。
足球其实要从娃娃抓起,在外国,从小就接触体育的孩子很多,然而在中国,家长们却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在他们看来,只有读书才是孩子未来的出路,没人敢冒险去练体育。其实在国外,孩子们都是一边学习一边读书的。但是中国父母认为,只有读好了才有好出路。于是,孩子们由此变为读书机器,根本难以得到素质教育,锻炼机会少之又少,足球人才大幅度扼杀。
在外国,一般来说4点钟就放学,然后就可以去踢足球了。然而在中国,高中的学生哪个不是上课上到9、10点钟?青少年资源如此枯涸,足球水平又怎么能够提高?
4.文化差异
在巴西,德国等地,足球文化是发展了很久了的,不像在中国,只发展了十几年。至于像冰壶等只发展了几年就成世界强队的问题,我在第一条中就已经说明了。
还有一点,就是中国人口的素质问题。其实,中国人口的素质根本提高得不多。比如中国国家队的球员,成天作风懒散,纪律不严。在他们心中,“为国效力”的思想根本没有,踢球为了什么?说白了,MONEY。
5.客观因素
因为足球场的确很大,很难有场地给孩子踢球。而乒乓球、篮球场地小,很方便。久而久之,对足球就有一种疏远感。赞同3| 评论
中国足球没有职业化之前是亚洲一流球队,为何职业化后变为二流又成三流?
理由很简单。以前是专业队的业余队,后来都成了专业队。不仅是足球,还不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专业化项目。
其实专业队的模型也不是我们发明的,而是前苏联发明的。当时,苏联和西方全面对抗,当然要用体育来对抗。最好的舞台当然是奥运会。因为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不喜欢“职业选手”,所以奥运会不允许专业选手参加比赛。
这时,苏维埃联邦召集了一些运动员,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训练和恢复条件,这些运动员的成绩很快,可以在奥运会上战胜大多数职业化水平。
这是专业运动员。也就是说,我是体育公务员。国家为了解决他们的生活、训练、恢复等所有后顾之忧,他们经常训练和比赛。
认真地说,职业运动员的成本一点也不低。以2002年进入世界杯决赛的中国男子足球队队长马明宇为例,他13岁时入选了四川青年队。那一年我拿了工资。他的工资和他工作了20年的父亲的工资很高。
现在说来,马明宇13岁,领着BAT普通程序员的工资。
本质上专业选手和专业选手没有什么区别。对于大多数职业化程度不高的运动,专业运动员对业余运动员给予低次元打击。
体操、射击、田径(前苏联)、游泳、冰壶等职业化程度不高的项目。
但是,专业化水平高,发展好的项目不一定能让职业选手获胜。
前两年有俄罗斯**《杀慕尼黑》。我觉得有很多朋友看过。俄罗斯男子篮球队在1972年奥运会上杀了美国男子篮球,打破了美国连续12次奥运男子篮球冠军记录。
**虽然很火,但实际参加奥运会的男子篮球是大学生对,参赛选手只有4人之后才进入专业队。
也就是说,前苏联是职业运动员(体育公务员、大学生选手)。足球也一样。前苏联也只在1956年和1988年获得奥运会男子足球冠军。
为什么你认为中国足球职业化之前是亚洲一流选手?
理由是当时亚洲足球的专业化还不太普遍。比如日本1992年开始职业联赛。韩国在1994年职业化了联赛。
之前,日本和韩国的球队都是企业足球队,是半生产率的选手,所以和完全脱离生产的专业选手相比有优势。
但是,随着日本、韩国和亚洲各国足球的专业化发展,与大众基础和项目的详细情况相比,中国人只喜欢足球,不太喜欢足球,也不得不承认不喜欢让自己的孩子练习足球。
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医疗保障不如发达国家好。在这种情况下,让孩子走上“职业选手”道路的人不多。因此,推进职业化的好项目,我们的成绩都在下降。
不只是足球。篮球也一样。专业化时代也有姚明、易建联,但在职业化程度更深的今天,我们最好的运动员是周琦。去NBA照看净水器。
本质上,中国足球的职业化是成功的。成绩越来越差,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进步,而是因为其他国家的进步幅度比我们大。特别是韩国和日本这两个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严格说来,我们和日本和韩国的足球成绩的差距实际上是社会发展程度的差距。
谁能客观评价下中国足球现状
中国足球遭遇目前这种尴尬局面,主要是因为足球的全民参与性不强、足球底层基础薄弱以及中国足协错误的培养模式,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在中国,民众热衷于参加各种体育运动,但是足球却不在其中。这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中国近13亿人口中能够出现众多出色的跳水运动员、体操运动员、举重运动员,他们纷纷在奥运会中夺取金牌。但是却不足以凑够一支能够在家门口击败比利时的足球队。
中国足球在中国备受关注,其中,男足据称是世界上获得支持最多的球队。同其他的奥林匹克项目相比,足球在中国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中国甚至在2500年前就已经存在了这项运动;中国足协在1924年就已经成立。
欧洲顶级联赛的赛事直播在中国也已经有许多年,切尔西同曼联等英超豪门也经常将夏季集训选择在中国。中国人通常喜欢足球,同时也爱观看足球,谈论足球,但是他们却不经常的参与这项运动,或者说,在足球这项运动中有着出色的表现。
中国国奥队目前已经在奥运会中被淘汰,他们在周三晚间0-3负于巴西;此前0-2败给比利时;1-1战平新西兰;这并不是一个体育强国所应该表现出来的水准。中国国家队同样在2010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出局,他们在亚洲区预选小组赛中排名垫底。
或许,现在有人会指责我为什么没有注意到中国足球的成功。但是很抱歉,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了,不过我同样能够清楚的意识到英国足球的弊端。中国足球同英国足球有许多相似之处;最新的国际足联调查中,中国有708.754名足球运动员;英国有738.800名,但是英国的人口仅为中国的1/26。
英格兰在国际足联目前的排名中位居第14位;苏格兰排名16;北爱尔兰排名32;威尔士排名51位;中国排名仅为97位,在乌干达和冰岛之间。女足的情况显得稍微好些,她们目前排名14,而且晋级奥运会女足1/4决赛。然而,目前的女足在90年代的辉煌之后,迅速的衰落;当女足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成长的时候,中国女足球星们的影响力正在减弱。
中国足球为何出现目前的这种情况呢?据悉,在北京生活了将近20年的伦敦人罗文-西蒙斯知道其中的原委,所以我前往拜访了他。西蒙斯表示,"中国足协不重视业余足球,他们只是关注其中表现出色的球员。这样的政策,使得足球金字塔的底部过于狭隘。只要足协采用这样的做法,中国足球永远不可能取得成功。"
西蒙斯继续说道,"奥运会能够对中国其他方面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对体育运动的影响甚微。在民众里面产生效果,至少需要7年时间。这项赛事不会留下任何遗产,但是我希望在奥运会结束之后,会出现一次大规模的关于普通民众体育运动的辩论。"
我们谈到了西蒙斯在北京东郊成立的一个足球运动中心,孩子们可以周末在这里进行足球训练。西蒙斯最近写了一本书,他希望努力将这项世界运动带到占世界总人口1/5的国家。他的口号是"踢足球,学英语"这种带有教育意味口号,能够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参与其中。这种独特的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们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爱上足球这项运动。
西蒙斯作为一个留学生在1978年来到北京,他惊讶的发现,当时中国没有一家独立的足球俱乐部,而且未经过批准10人以上的集会是被禁止的。西蒙斯同他的朋友说服当地人和其他的一些留学生,一起参加友谊赛。他们的第一支球队叫做"大鼻子队",这个名字来源于中国人对西方人的戏称。这项早期运动举办的十分成功,直到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开始。
西蒙斯在开始的那个赛季是北京一支球队的左边锋,那个俱乐部依然延续至今。如今西蒙斯是北京电视台英国足球的主播,他希望能在更多的时间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人能够参与其中。2001年,他组建了一支业余足球俱乐部万国群星足球俱乐部。
俱乐部的官方网站目前有6万多注册会员,1万多正式会员,2000多名孩子在这里接受过训练,拥有20多名全职人员。每周有100支球队在10个联赛中同时进行比赛,每年包括三个赛季。这支俱乐部当初成立的时候,全部都是外国人,如今也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而且占到了50%。
不过西蒙斯表示这一切并没有得到中国足协的帮助,因为中国足协不认可这项赛事,西蒙斯表示,从一个官僚机构的角度来看,他和他的两个搭档组建起来的联赛更像是一个"合资企业",而非一个体育联盟。西蒙斯现在面对的挑战是说服当局欢迎这项组织,但是这并不容易。北京的高尔夫球场甚至比全尺寸的足球场还要多很多。
西蒙斯表示,"在这里真正成长的是篮球,NBA扼杀了英超联赛。他们在中国的市场运作显得更为高明。但是这里依然有许多潜力可以发掘,这也正是我保持乐观的理由。中国大约有160座城市,多大1亿人口。"如果同他所言,那么一切皆有可能。不过,足球的确能够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最后,马特-斯莱特表示,要想彻底彻底改变中国足球,就要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聘请更多的外国教练,培养更多有着良好技术的球员,这样才能够使中国足球在世界赛事中取得成功。
从局部到整体,足球职业化背景下鲁能青训咋样呢?
1992年红山口会议被看作是中国足球职业化的开端,1994年甲A联赛职业化开始,2004年甲A联赛改制为中国超级联赛。山东鲁能泰山足球学校早在1998年就开始筹建,正式成立于1999年,在成立2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鲁能足校为中国足球培养了数百名优秀球员,也算是见证了中国足球的青训发展和职业化。
张海涛,1970年出生于山东济南,1994年年仅24岁的张海涛因伤退役,后来张海涛投身于教练事业,参与筹建了鲁能足校的选址招生等一系列工作,曾经担任过中国女子国家足球队的主教练。作为一名球员、一名教练,张海涛对中国足球无疑是相当了解的,在本期的《鲁训侃球》节目中,张导就在中国足球职业化背景下,将中国青训尤其是鲁能青训的发展为我们娓娓道来。
在足校和职业俱乐部青训出现以前,为中国足球培养后备人才的方式和其他项目并无二样——体工大队。每个足球发达的地区,比如山东青岛、济南,都有业余体校的存在。而体校的教练会到学校里去挑选有潜力并且对足球有兴趣的孩子参加业余训练,被挑选出来的孩子中身体素质优秀或者球性突出的球员进一步会晋升到省队(也就是体工大队)里面。
在体工大队有两种队员,一类是领工资有编制的正式队员,而另一类是掏钱的非正式队员。不光如此,对于那些没有被体工大队选上的球员,不仅失去了在体育方面前进的道路,业余体校频繁的专业训练也会使球员荒废了学业。这种模式以行政领导为主,依靠财政拨款,忽视了足球发展的内在规律,缺少力度较大的激励机制,使得中国足球的发展极为缓慢。
鲁能足校成立于1999年,在筹建的过程中同样遭遇了很多困难。桑特拉奇推荐来的可可维奇为足校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各种资源的匮乏让张海涛指导等人遭遇了诸多困难。场地是最大的难题,整个鲁能足校在建设初期只有两块场地:如今依然存在的1号场地和以前老校门左侧的沙土场,1号场地的草坪作为训练场地是极其不合格的,沙土地就被划分成好几片区域,并成为小球员训练的主力场地。每次训练后为了下次的训练,还需要有工作人员人工找平。
另一个让张海涛指导印象深刻的细节就是场地画线,当时场地只有外界,人工画线也是歪歪扭扭。具体到细致的训练,都需要教练员用牌子把训练场地给摆好。现在我们不仅有专业的天然草皮和人工草皮,多块场地还经过了FIFA场地质量认证。而且我们的场地线不仅仅是标准的场地划线,还分了非常非常多的区域,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大的变化,有硬件方面的、更有理念方面的。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个地方都在上千年的传承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烙印,足球亦不例外,早年间的南北派足球之分便是一种体现。过去的南派足球以广东、上海为代表,南派足球比较注重细节和脚下技术,南方球员的身材相对弱小,他需要通过技术在场上取得优势;北派足球以山东、辽宁和北京为代表,北方球员的身体素质较好,打法就粗犷一点,身体利用的程度就多一点,可能逐渐地形成某个地域的一些特长。
但随着现代足球的发展,尤其是职业青训的兴起,每个足校都开始面对全国招生,不同地区的球员接受统一风格的足球培训和食宿条件,球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差异被无限缩小。
而且现代足球就是要将各种技术特点糅合在一起,正因这样才有如今欧洲足球和南美足球的对比。南美足球也是讲究技术,欧洲国家身体和组织更好。以五大联赛为代表的欧洲最高水平足球都是身体技术结合。现在足球的球员模式化比以前明显了很多,因为追根究底足球还是一种整体运动。
许多人说鲁能足校虽然培养了很多职业球员,但是在顶尖球员的培养上却一直匮乏。其实鲁能青训面临的困境也是中国足球面临的困境。里皮曾经说过:青训方面中国与欧洲最大的差距,就是缺少国际大赛(高水平比赛的)的历练。欧洲年轻球员亮相大赛时间通常较早,丰富的高质量比赛有利于球员成长;而中国年轻球员缺乏比赛经验,这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鲁能青训的最大弊端,那就是年轻球员缺少大赛的历练。以韩鹏、周海滨、王永珀等人为例,鲁能青训建校初期培养的球员质量出色,当时一线队的前后两任主教练涅波和图巴敢于使用年轻球员,让他们在顶级联赛和亚冠比赛中早早就得到大赛的历练。看起来他们是牺牲了亚冠成绩甚至是联赛成绩,却为鲁能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主力球员,这也是鲁能在那几年成为中超霸主的根本原因所在。后来的1993一代也算是在职业生涯关键的涨球时期经历了中乙的磨炼。
另一方面是鲁能培养的球员个人特点不够突出。青训应该针对球员的个人特点设计他的训练内容,把球员的个人特点根据场上的位置捏合到一个整体上,从而发挥他在球队中最大的作用,形成一个整体与个人相结合的足球。
荷兰足球的球员号码
米歇尔斯也是业余足球时代过来的人,但他具有非凡的远见,深知荷兰足球的弊端。从当年在英格兰人雷诺兹手下踢球时,他就明白荷兰足球缺的不是个人技术,孩子们自小就在大街上踢球,个人技巧娴熟,缺的是整体和组织。他一上台就开始抓整体,摒弃落伍的235,采用巴西人的424阵型,从稳固后防着手改造球队。
荷兰球员出名懒散和自负,米歇尔斯明白要成功,就不能再当好人。他的很多训练手段在今天看来也是颇为先进的,而且训练量巨大,虽然不跑1万米,两千米的小跑则免不了,但不是在田径跑道上,而是在森林里。每天有5堂训练课:从早上7点开始,10点半是冲刺、弹跳和体操等专项训练,历时1小时15分钟,期间不许吃喝,发现了训练加倍,球员忍不住偷喝水,总逃不脱被逮住:“到处是间谍!”球员们私下抱怨。这套方法在20年后被苏格兰人弗格森复制到曼联,他在老特拉福德也实行全面“军管”。米歇尔斯在下午两点半开始专项技术训练,边锋在冲刺中传中,后卫练习套边助攻,中锋练习摆脱和抢点,前卫练习盘带和拦截,5点则是5人制比赛,谁在训练赛中表现不佳,绝对没有上场机会。即使酷爱跑步的德国人也没有练得这么狠。
训练场上米歇尔斯是魔鬼:“队员在场上只是号码,不是人!”许多球员开始很不习惯,背地里骂他“暴君”、“”,但平时和球员喝酒聊天时,他又非常和蔼慈祥,因此又得了个“斯芬克斯”的绰号。无论怎么称呼,这些外号都代表着严厉和纪律。
米歇尔斯并不是一开始就在阿贾克斯试验全能足球,确切一点,他不知道什么是全能足球。多年后别人把这个时髦的词汇挂在嘴边说个不停,他自己居然还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米歇尔斯在接手球队时,阿贾克斯的情形并不妙,他的第一个任务是保级,前任英格兰人白金汉1960-61赛季率队参加冠军杯,第一轮就被挪威冠军弗雷德里克斯塔特给踢了回来,之后成绩飘忽不定。1965年1月21日4比9输给敌费耶诺德后不久,阿贾克斯让米歇尔斯接替了巴金汉。米歇尔斯带队的首场比赛以9比3重创马斯特里赫特,赢得俱乐部的信任,在他带队的12场比赛中,阿贾克斯3胜5平4负,保级成功。第二个赛季,米歇尔斯的魔鬼训练法收效,阿贾克斯夺得荷甲桂冠。米歇尔斯多年后回忆道:“我的第一个任务是要在联赛取得好成绩,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然后才是吸收高水平的球员,在攻防上取得平衡。”
荷兰足坛在战后20年里是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其中阿贾克斯、费耶诺德、威廉二世和PSV埃因霍温的成绩稍好,甚至PSV的同城小兄弟埃因霍温也在1953-54赛季拿过一次联赛冠军。40年后,切尔西要把PSV变成他们的预备队,荷兰人搞了半天才意识到阿布要的不是如今的小球队埃因霍温。但从1965年费耶诺德夺回联赛头衔开始,荷兰足坛进入了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轮流坐庄,最后又以费耶诺德夺冠告终的“南北朝”,谁曾想到,这10年将是荷兰迈向欧洲并最终获得世界承认的黄金年代?
世纪60年代全球政治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令新一代年轻人寻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运动达到高潮,荷兰足球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革命。“叛逆天才”克鲁伊夫和主教练米歇尔斯为阿贾克斯未来统治欧洲打下了基础。
整体和空间乃荷兰足球两大要素,其他足球文化也许孕育了射门机器,盘带大师或者垄断冠军的巨无霸,但哪个民族都无法像荷兰人那样,以如此抽象和富于建筑美感的方式设计他们的风格。阿贾克斯以及荷兰国家队一脉相承,都通过跑动和传球拓展空间,被世人誉为“穿球鞋的毕达格拉斯”。